1. 氧化诱导时间(OIT):测量材料在200℃、氧气流速50 mL/min条件下的氧化起始时间,精度±0.5 min
2. 氧化起始温度(OOT):采用10℃/min升温速率测定材料在空气环境中质量突变的临界温度点
3. 质量损失率:在恒温300℃条件下持续24小时,测定材料失重百分比,分辨率0.1 μg
4. 羰基指数:通过FTIR光谱分析1680-1780 cm⁻¹波段的特征峰强度变化
5. 交联密度:使用溶胀法测定氧化后材料在甲苯溶剂中的体积膨胀率
1.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热塑性聚合物
2.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及表面处理镀层材料的氧化膜稳定性评估
3. 橡胶制品:汽车轮胎、密封件等硫化橡胶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4.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钢等层压材料的界面氧化行为研究
5. 电子元件:PCB基板、封装材料的长期热氧化可靠性验证
1. ASTM D3895: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的标准试验方法
2. ISO 11358:塑料-热重分析法(TGA)测定材料分解温度的通用规范
3. GB/T 1946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4. ASTM E2009: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评估材料氧化过程中模量变化的规程
5. GB/T 17391: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14 Polyma):温度范围-170℃~700℃,配备高纯氧气模块
2. 热重分析仪(TGA 5500):最大称量1200 mg,分辨率0.1 μg,升温速率0.1~100℃/min
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20):光谱范围7800~350 cm⁻¹,配备高温原位反应池
4.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850):频率范围0.01~200 Hz,力值分辨率0.0001 N
5. 恒温氧化试验箱(ATS Series 3210):温度均匀性±1℃,氧浓度控制精度±0.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偶合氧化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