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煤、石油、天然气
检测周期:常规7-15个工作日出具燃料质量检测报告
样品量:根据客户的试验需要(是否需要制样),详情可咨询工程师
固体燃料:煤、炭、木材、油页岩及煤加工后的产品焦炭、工业废料等;
液体燃料:石油及其加工后的产品汽油、柴油、煤油、重油等;
气体燃料:煤气、天然气、沼气、液化气等。
固体燃料质量指标:硫、发热量、煤的水分(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碳、氢、灰熔融性、炉渣含碳量等;
液体燃料质量指标:物相定量分析、抗爆性、铅含量、馏程、蒸汽压、溶剂洗胶质含量、诱导期、硫含量、硫醇、机械杂质及水分、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氧含量、铜片腐蚀试验等;
气体燃料质量指标:高低位发热量、密度、组分、相对密度、硫化氢、沃泊指数、总硫、爆炸极限、燃烧特性指数、二氧化碳、燃烧势、杂质、焦油和灰尘、硫化氢、氨、萘、氧含量等。
燃料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以及仪器分析法。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燃料质量检测方法:
热值是评价燃料能量释放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热值检测方法有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的测试。常见的测试设备为爆炸热值仪(又称热量计)。
水分含量会影响燃料的燃烧效率,因此需要精确测量。常用的水分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干燥法和卡尔·费休法。干燥法是将样品置于恒温烘箱中,测定质量变化。
硫是燃料中常见的污染成分,过高的硫含量会造成酸雨和空气污染。常用的硫含量检测方法有氮气流法、红外吸收法等。
挥发分是指在燃料加热时,会挥发成气体的部分。挥发分的检测通常采用定容法,通过加热燃料样品,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固定碳含量反映了燃料中的非挥发成分,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计算燃料的总燃烧产物中固体残留物的比例。
重金属的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高精度仪器分析方法。
燃料质量检测依赖于各种高精度的仪器设备,以下是常用的燃料质量检测仪器:
GBZ/T 300.5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发布稿)
GB 1788-1979 航空汽油
GB/T 6532-2012 原油中盐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11140-2008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792-2015 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馏分燃料中硫醇硫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23510-2009 车用燃料甲醇
GB/T 33347-2016 往复式内燃燃气发电机组 气体燃料分类及组分分析方法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GB/T 40062-2021 变性燃料乙醇和燃料乙醇中总无机氯的测定方法 离子色谱法
GB/T 40500-2021 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BS EN ISO 5165-1998(R2004) 石油产品 柴油燃料点火质量的测定 十六烷发动机法(USE IP 41/99)
DIN EN ISO 15403-1-2009 天然气 用于车用压缩燃料的天然气 第1部分:质量指标
DIN EN 14275-2003 汽车燃料 汽油和柴油质量评定 公共加油站取样
DIN CEN/TS 15234-2006 固体生物燃料 燃料质量保证
NB/SH/T 0842-2017 轻质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NB/SH/T 0939-2016 航空燃料和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NB/SH/T 0986-2019 汽油、柴油和甲醇燃料中总氧含量的测定 还原裂解法
NB/SH/T 0984-2019 柴油和喷气燃料中芳烃和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N/T 3977-2014 进口炼化用燃料油质量评价
YB/T 4721-2019 焦化燃料油
SNI 7431:2015 用于柴油汽车燃料的纯植物油质量与测试方法
1、业务受理 :确定检测需求
2、样品寄送 :客户可选择送样或邮寄样品,北检院亦提供上门取样服务
3、样品初检 :确认样品基本信息、检测用途、执行标准等
4、签订协议:注重保护客户隐私
5、开始试验: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报告编制:根据实验室上报的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出具报告:后期服务完善,可随时咨询
以上是与燃料质量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