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Logo

医疗导管溶出物含量测试

  • 原创官网
  • 2025-07-23 12:44:33
  • 关键字:北检研究院,医疗导管溶出物含量测试

相关:

概述:医疗导管溶出物含量测试专注于评估导管材料在模拟体液环境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含量,核心检测对象包括聚氯乙烯、硅胶等医用聚合物导管。关键项目涵盖重金属(如铅、镉)、有机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酯)、可沥滤物及生物兼容性指标,通过ISO10993系列标准规范提取和分析流程,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防止溶出物引发患者不良反应。测试涉及溶出物定量限值设定、提取方法优化及仪器检测精度控制,支持导管材料在临床应用的合规性评价。

便捷导航: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因篇幅原因,CMA/CNAS证书以及未列出的项目/样品,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 询价

检测项目

化学溶出物检测:

  • 重金属含量:铅(Pb≤0.1μg/mL)、镉(Cd≤0.05μg/mL)参照ISO10993-18
  • 有机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DEHP≤0.5μg/mL)、双酚A(BPA≤0.1μg/mL)
  • 可沥滤物总量:非挥发性残留物(NVR≤50μg/mL)
物理性能检测:
  • 拉伸强度:≥20MPa(参照ASTMD638)
  • 断裂伸长率:≥300%
  • 硬度:邵氏A型硬度(50±5)
表面特性检测:
  • 表面粗糙度:Ra≤0.5μm(参照ISO4287)
  • 接触角:水接触角≤90°
  • 表面张力:≥30mN/m
生物兼容性检测:
  • 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80%(参照ISO10993-5)
  • 致敏性:皮肤刺激指数≤0.5
  • 溶血率:≤5%
迁移行为检测:
  • 增塑剂迁移量: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1.0μg/mL)
  • 抗氧化剂释放:BHT≤0.2μg/mL
  • 稳定剂溶出:锡化合物(Sn≤0.05μg/mL)
残留溶剂检测:
  • 挥发性有机物:丙酮≤10μg/mL、乙醇≤20μg/mL
  • 残留单体:氯乙烯单体≤1.0ppm
  • 聚合残留:催化剂残留量≤0.01%
微生物测试:
  • 细菌内毒素:≤0.5EU/mL(参照USP<85>)
  • 无菌性:无微生物生长
  • 生物负荷:总菌落数≤100CFU/mL
热稳定性检测:
  • 热变形温度:≥80°C
  • 熔融指数:1-5g/10min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60°C
电化学性能检测:
  • 离子释放:钠离子(Na+≤5μg/mL)、钾离子(K+≤3μg/mL)
  • 电导率:≤10μS/cm
  • 氧化还原电位:±50mV
包装相容性检测:
  • 密封强度:≥15N/cm
  • 阻隔性能:氧气透过率≤5cc/m²/day
  • 灭菌残留:环氧乙烷残留≤10μg/g

检测范围

1.聚氯乙烯导管:重点检测增塑剂溶出量及迁移行为,确保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体液模拟环境中的释放限值符合医用标准。

2.硅胶导管:关注硅油溶出及生物兼容性,评估硅氧烷残留对细胞毒性和溶血率的影响。

3.聚氨酯导管:侧重溶剂残留与热稳定性,检测残留异氰酸酯及熔融指数在高温灭菌下的变化。

4.聚乙烯导管:着重抗氧化剂释放与表面特性,分析BHT迁移量和接触角对临床使用的适应性。

5.聚四氟乙烯导管:强调可沥滤物总量及电化学性能,监控氟化合物溶出和离子释放对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

6.橡胶导管:检测硫化残留物及致敏性,评估硫化物和天然橡胶蛋白的皮肤刺激风险。

7.复合材质导管:分析多层结构中的界面溶出行为,重点检测粘合剂迁移和层间结合强度。

8.涂层导管:评估抗菌涂层溶出物及残留溶剂,确保银离子或抗生素释放量在安全阈值内。

9.可降解导管:监控降解产物溶出及生物负荷,测试乳酸或羟基乙酸衍生物的生物兼容性。

10.金属增强导管:侧重重金属释放与物理性能,检测镍、铬离子溶出及拉伸强度在体液环境中的稳定性。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ISO10993-12: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ISO10993-18:202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化学表征
  • ISO10993-5:201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ISO10993-10: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 ISO10993-11: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国家标准:
  • GB/T14233.1-202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 GB/T16886.12-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 GB/T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GB/T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
  • GB/T16886.1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方法差异说明:ISO标准采用生理盐水或模拟体液作为提取溶剂,而GB标准可能使用磷酸盐缓冲液;ISO细胞毒性试验基于MTT法,GB则优先采用L929细胞系。)

检测设备

1.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InfinityII(检测限0.01μg/mL)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PerkinElmerNexION350X(检测限0.001μg/mL)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hermoScientificISQ7000(检测限0.005μg/mL)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himadzuUV-2600i(波长范围190-1100nm)

5.电子万能试验机:INSTRON5967(载荷范围0.1N-30kN)

6.接触角测量仪:KrüssDSA100(精度±0.1°)

7.热重分析仪:TAInstrumentsTGA550(温度范围室温-1000°C)

8.差示扫描量热仪:MettlerToledoDSC3+(升温速率0.1-100°C/min)

9.生物安全柜:EscoAirstreamAC2-4S1(洁净度Class100)

10.细胞培养箱:ThermoScientificHeracell150i(温度控制±0.1°C)

11.细菌内毒素检测仪:CharlesRiverEndosafePTS(检测限0.005EU/mL)

12.灭菌器:Getinge5331LS(灭菌温度121-134°C)

13.离子色谱仪:Metrohm930(检测限0.01μg/mL)

14.表面粗糙度仪:MitutoyoSurftestSJ-410(分辨率0.01μm)

15.电导率仪: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量程0.001-1000μS/cm)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医疗导管溶出物含量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材料检测服务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化工产品分析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环境检测服务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科研检测认证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