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收速率:量化单位时间内材料吸附目标气体的体积(ml/min),测试条件含温度25±2℃、湿度50±5%RH
饱和吸收量:测定材料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的最大气体负载量(mg/g),精度要求±0.5%
解吸效率:评估30分钟内材料释放吸附气体的百分比(%),测试梯度含常温/高温(120℃)双模式
温度依赖性:分析-40℃至200℃范围内吸附性能变化,建立Arrhenius动力学模型
压力响应特性:测量10kPa-1MPa压力区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IUPAC分类标准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合物薄膜气体阻隔性测试
金属复合材料:储氢合金、MOFs材料的气体储存能力验证
建筑材料:混凝土、保温砂浆的CO₂吸收特性分析
医疗包装材料:药品包装用铝塑复合膜氧气透过率检测
环保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对VOCs的吸附/脱附循环测试
ASTM D5229: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测定硬质多孔塑料的水蒸气吸收特性
ISO 12571:建筑材料和产品吸湿性能测定标准
GB/T 1037: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杯式法
动态重量法:采用Cahn微天平系统实时记录吸附过程质量变化
体积法:基于Sieverts原理测定气体吸附量,适用高压(10MPa)环境测试
动态气体吸附分析仪:Micromeritics ASAP 2460型,可进行77K-473K变温吸附测试,分辨率达0.01m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7890B/5977B,用于解析复杂混合气体成分,检测限低至ppb级
环境温湿度控制箱:ESPEC PL-3KPH,温控精度±0.5℃,湿度控制范围20-95%RH
压力变化监测系统:MKS 670B数字压力传感器,量程0.1Pa-100kPa,精度±0.05%FS
热重分析仪:PerkinElmer TGA 8000,同步进行热重与质谱联用分析
获CNAS(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和CMA(证书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双认证,检测报告国际互认
配备Class 100洁净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符合ISO 14644-1标准
采用VDA Volume 5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确保设备测量能力指数Cg≥1.33
检测团队含3名ASTM标准委员会成员,年参与制修订标准≥2项
建立材料数据库涵盖500+种吸附等温线模型,支持DFT/NLDFT理论拟合
以上是与气体吸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