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体色谱法测试概述:配位体色谱法是一种基于配位作用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配合物、生物分子及药物等领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重点介绍其核心检测项目(如配位体保留时间、柱效及选择性)、适用材料范围(涵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蛋白质复合物等)、国际/国家标准方法(ASTM、ISO及GB/T系列)以及关键设备配置(如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系统),为实验室提供规范化的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配位体保留时间测定:分析目标物在色谱柱内的保留时间范围(5-30min),RSD≤1.5%
2.柱效评估:理论塔板数≥5000plates/m,峰对称因子0.9-1.2
3.分离度验证:相邻峰分离度≥1.5(USP标准)
4.配位选择性测试:Kd值测定精度0.05log单位
5.动态结合容量测定:载量范围0.1-50mg/mL基质
6.金属离子泄漏量检测:ICP-MS法测定≤0.1ppm
1.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如ZIF-8、MIL-101等配位聚合物
2.蛋白质-金属复合物:含血红素蛋白、锌指结构蛋白等
3.药物活性成分:铂类抗癌药物(顺铂)、钆造影剂等
4.工业催化剂:镍基催化剂、钯碳催化剂等
5.环境样品:水体中EDTA-Cu(Ⅱ)、Pb(Ⅱ)-腐殖酸配合物
6.纳米材料:量子点表面配体包覆率分析
1.ASTME682-79(2021):固定相配位容量测定标准规程
2.ISO10927-2018: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金属配合物结构
3.GB/T30433-2013:液相色谱柱性能测试方法
4.GB/T15337-200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离子浓度
5.USP<621>色谱法通则: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
6.JISK0137-2020: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规范
1.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波长范围190-950nm
2.WatersACQUITYUPLCH-Class系统:最大压力15000psi,用于快速分离
3.ThermoScientificTSQAltis三重四极杆质谱仪:MRM模式检测限达fg级
4.ShimadzuICPMS-2030:测定金属同位素灵敏度>510^6cps/ppm
5.Metrohm930CompactICFlex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分辨率0.1nS/cm
6.MalvernZetasizerNanoZSP:动态光散射分析粒径分布(0.3nm-10μm)
7.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λ=1.5406)
8.PerkinElmerLambda365UV-Vis分光光度计:波长精度0.1nm
9.JEOLJEM-2100F场发射透射电镜:点分辨率0.19nm
10.MettlerToledoTGA/DSC3+热重分析仪:温度范围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配位体色谱法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