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面硬度: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HV0.3-HV1.0),基准值≥800HV
2. 硬化层深度:通过金相法测定有效硬化层(CHD),典型范围0.05-0.30mm
3. 显微组织分析:观察白亮层厚度(5-30μm)及热影响区形态
4. 残余应力测试:X射线衍射法测量表面压应力(-300~-800MPa)
5. 耐磨性评估: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磨损率(≤1×10⁻⁶ mm³/N·m)
1. 模具钢:包括Cr12MoV、SKD11等冷作模具的表面强化处理件
2. 高速钢:W6Mo5Cr4V2刀具的刃口强化层质量验证
3. 轴承钢:GCr15材料精密部件的抗疲劳改性层检测
4. 硬质合金:YG8/YG15合金模具的放电强化效果评价
5. 航空航天部件:钛合金TC4表面改性层的完整性验证
ASTM E384-22:显微硬度测试标准方法(载荷0.3-1kgf)
ISO 2639:2022:钢件渗碳硬化层深度测定规范
GB/T 9450-2005:钢铁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ASTM E915-19:残余应力测量的X射线衍射标准方法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电火花硬化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