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电强度测量:峰值电流(10-200kA)、上升时间(1-20μs)
2.地闪密度分析:单位面积年闪击次数(次/km/年)
3.电场强度监测:垂直梯度(1-30kV/m)、水平梯度(0.5-15kV/m)
4.雷电流波形记录:半峰值时间(20-200μs)、波头陡度(5-50kA/μs)
5.电磁脉冲辐射测试:频段(1kHz-100MHz)、场强(10V/m-50kV/m)
1.电力设备:输电线路绝缘子(陶瓷/复合材质)、变电站接地网
2.通信设施:基站天线(铝合金/玻璃钢)、同轴电缆屏蔽层
3.航空航天材料:飞机蒙皮(铝锂合金/碳纤维)、航电系统PCB板
4.建筑防雷装置:接闪器(铜/不锈钢)、浪涌保护器(MOV/GDT)
5.交通设施:铁路信号系统(锌镍镀层)、高速公路ETC龙门架
1.ASTMD6476-20:雷电参数现场测量规范
2.IEC62305-2:2019: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评估
3.GB/T21714.1-2022:雷电防护系统测试规程
4.ISO12494:2017:大气结冰与雷电联合试验方法
5.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雷电冲击电流发生器CSG-5000:输出波形8/20μs10%,峰值200kA
2.三维电场强度分析仪EFM-3000:量程0.1-100kV/m,精度1.5%
3.瞬态电磁场探头TEMF-08G:带宽DC-1GHz,动态范围50kV/m
4.高速数据采集系统HSDAS-12B:采样率5GS/s,16bit分辨率
5.雷击计数器LSC-200:触发阈值≥5kA,环境温度-40~+85℃
6.接地电阻测试仪METRELMI3152:四线法测量(0.01Ω-20kΩ)
7.频谱分析仪R&SFSW67:频率范围10Hz-67GHz,实时带宽500MHz
8.材料耐电弧测试仪HVARC-60:电压AC0-60kV可调
9.气候模拟试验箱CCT-1000:温度-70~+180℃,湿度10%-98%RH
10.X射线探伤仪YXLONFF35:穿透力35mm钢件,分辨率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平均雷暴日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