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概述:检测项目 几何尺寸检测: 厚度减薄量:触头工作端面厚度损失(μm,参照GB/T 5095.8-2021) 接触面积变化率:有效电接触区域缩减百分比(%) 轮廓变形度:触头原始轮廓与磨损后轮廓的最大偏差(±0.01mm) 表面形貌检测: 三维粗糙度参数:Sa(算术平均高度)、Sz(最大高度)(ISO 25178-2:2021) 磨损体积:材料损失总量(mm³,激光扫描法) 磨痕特征:划痕深度(≤50μm)、熔焊坑直径(SEM观测) 材料性能检测: 显微硬度:磨损区硬度梯度(HV0.3,载荷300gf) 金相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几何尺寸检测:
1. 纯铜触头: 低压断路器用T2铜材,重点检测电弧烧蚀导致的凹坑深度及导电率衰减
2. 银基合金触头: AgCdO15、AgSnO₂InO₃等中压触头,侧重材料转移量及氧化物分布均匀性
3. 铜钨复合材料: CuW70/30高压真空触头,核心检测钨骨架网络完整性及铜相流失量
4. 银镍合金触头: AgNi10/15接触器触头,聚焦镍颗粒脱落导致的接触电阻波动
5. 贵金属镀层触头: Au/Ni复合镀层(厚度2-5μm),检测镀层破损率及基底扩散深度
6. 真空灭弧室触头: 纵向磁场触头结构,重点分析槽型结构变形度及熔区分布
7. 滑动电接触材料: 碳刷/集电环系统,核心检测石墨层转移膜厚度(1-10μm)及摩擦系数
8. 继电器微型触头: AgPd30合金薄片(厚度0.3mm),侧重微动磨损量及接触力衰减
9. 高压SF6开关触头: 铜铬合金(CuCr50),检测电弧烧蚀后Cr相富集层厚度
10. 新能源车用高压连接器: 银氧化锡触头,重点监控温升特性及硫化腐蚀层厚度
国际标准:
1. 三维表面轮廓仪: Bruker ContourGT-K1型(垂直分辨率0.1nm,扫描面积10×10mm)
2. 扫描电子显微镜: ZEISS EVO 18型(分辨率3nm,EDS元素分析精度0.1wt%)
3. 显微硬度计: Wilson Tukon 2500型(载荷范围1gf-50kgf,自动压痕测量)
4. 接触电阻测试仪: HIOKI RM3548型(量程0.01μΩ-3.5kΩ,测试电流DC 100A)
5. 电弧试验系统: 定制化燃弧平台(最大分断电流50kA,燃弧时间记录精度0.1ms)
6. 高速摄影系统: Photron SA-Z型(帧率200万fps,分辨率1024×1024)
7. 材料热分析仪: NETZSCH LFA 467 HyperFlash(热导率测量范围0.1-2000 W/m·K)
8. 万能材料试验机: MTS Criterion Model 45(最大载荷50kN,位移分辨率0.001mm)
9. 直读光谱仪: OES8000型(检测限0.001%,分析时间≤15s)
10. X射线衍射仪: Rigaku SmartLab SE(2θ角度精度±0.0001°,物相定量分析)
11. 纳米压痕仪: Keysight G200(最小载荷0.3mN,模量测量精度±3%)
12. 盐雾试验箱: ASCOTT S450型(温度范围RT-55℃,盐雾沉降量1-2ml/80cm²·h)
13. 激光磨损测量系统: PRECITEC YS2010(线扫描频率50kHz,深度分辨率0.5μm)
14. 接触力测试仪: Kistler 9311B型(量程0.01-500N,采样率10kHz)
15. 热成像仪: FLIR T1020(热灵敏度≤0.03℃,空间分辨率1024×768)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触头磨损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