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Logo

中药蜂蜡透皮吸收测试

  • 原创官网
  • 2025-07-15 10:23:02
  • 关键字:北检研究院,中药蜂蜡透皮吸收测试

相关:

概述:中药蜂蜡透皮吸收测试聚焦于评估蜂蜡作为透皮给药载体的核心性能。检测对象为中药来源蜂蜡样本,关键项目包括透皮渗透系数(表达药物跨皮肤屏障速率)、释放动力学参数(如累积释放率)、理化指标(熔点、酸值、皂化值)。通过体外扩散池模拟人体皮肤环境,测定蜂蜡对活性成分的促渗效率,确保其符合药用辅料安全性标准。

便捷导航: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 询价

检测项目

理化性质检测:

  • 熔点测定:熔点范围52-65°C(参照CP 2020)
  • 酸值与皂化值:酸值≤20mg KOH/g,皂化值70-110mg KOH/g(参照GB/T 5530)
  • 水分含量:残留水分≤5.0%(参照GB 5009.3)
透皮性能检测:
  • 渗透系数测定:Jss值(稳态流量),Kp值(渗透系数)
  • 释放速率分析:累积释放率≥80%(参照USP <711>)
  • 滞留时间测试:皮肤滞留量(μg/cm²)
微生物检测:
  • 细菌总数:需氧菌≤1000cfu/g(参照CP 1101)
  • 真菌与酵母菌检测:霉菌≤100cfu/g(参照ISO 21527)
  • 致病菌筛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
化学成分分析:
  • 蜡酯含量:主成分占比≥85%(参照GB/T 22460)
  • 杂质检测:重金属≤10ppm,农药残留≤0.01ppm
  • 活性成分保留率:目标药物保留率≥95%
安全性评估:
  • 皮肤刺激性测试:Draize评分≤1.0(参照ISO 10993-10)
  • 致敏性评价:局部淋巴结试验阴性(参照OECD 442B)
  • 急性毒性检测:LD50值≥2000mg/kg
稳定性测试:
  • 加速稳定性:40°C/75%RH条件下6个月,外观无变化(参照ICH Q1A)
  • 长期稳定性:25°C/60%RH条件下24个月,透皮性能偏差≤5%
  • 光稳定性:UV照射下成分降解率≤2%
药效学评价:
  • 生物利用度测定:相对生物利用度≥80%
  • 药效动力学参数:Tmax、Cmax值(参照FDA Guidance)
  • 靶向性评价:皮肤层分布率≥70%
毒理学检测:
  • 亚慢性毒性:90天重复剂量试验无病理变化(参照OECD 408)
  • 遗传毒性:Ames试验阴性(参照ISO 10993-3)
  • 生殖毒性:胚胎发育无影响(参照ICH S5)
包装材料兼容性:
  • 吸附性测试:成分吸附损失≤1%
  • 迁移物检测:塑化剂迁移量≤0.1μg/cm²
  • 密封性评价:透湿率≤0.5g/m²/day
环境适应性测试:
  • 温湿度影响:-20°C至60°C性能波动≤3%
  • 光照影响:5000lux下颜色变化ΔE≤1.0
  • 振动稳定性:模拟运输振动无破损

检测范围

1. 纯中药蜂蜡原料: 涵盖天然蜂蜡精制品,重点检测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限值确保原料纯度

2. 蜂蜡基透皮贴剂: 包括单层或多层贴片,侧重透皮渗透系数和活性成分释放动力学评估

3. 复合蜂蜡制剂: 蜂蜡与中药提取物混合制剂,检测成分兼容性及稳定性

4. 药用敷料: 蜂蜡涂层纱布或绷带,重点评估皮肤刺激性和透皮促渗作用

5. 化妆品用蜂蜡: 护肤霜或乳液基质,检测重金属残留及透皮吸收效率

6. 缓释透皮系统: 控释型蜂蜡载体,测试释放曲线滞留时间及靶向性

7. 纳米蜂蜡制剂: 纳米颗粒化蜂蜡,侧重粒径分布及透皮增强效应

8. 生物可降解材料: 蜂蜡与聚合物复合物,检测降解速率及毒性

9. 食品级蜂蜡包裹: 食品添加剂用蜂蜡,重点检测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安全

10. 工业用蜂蜡涂层: 包装材料表面处理,评估密封性及环境适应性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ISO 10993-23: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透皮吸收试验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
  • USP <1724> 半固体制剂透皮释放测试(规定接收介质参数)
  • OECD 428:2004 皮肤吸收体外试验指南(明确渗透系数计算)
  • ISO 21527-1:2008 真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使用SDA培养基)
  • ICH Q2(R1) 分析方法验证(涵盖专属性检测)
国家标准:
  • GB/T 5530-2022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滴定法,与国际ISO 660差异在于试剂浓度)
  • GB 4789.2-202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平板法,与ISO 4833培养基选择不同)
  • CP 1101-2020 中药药用辅料标准(涵盖蜂蜡透皮测试,与USP差异在样品预处理)
  • GB 5009.3-2022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烘箱法,与ISO 712温度控制差异)
  • GB/T 22460-2022 动植物油脂蜡酯含量测定(色谱法,与AOCS Cd 3d-63流动相不同)
(方法差异说明:GB与ISO标准在透皮扩散池尺寸和流速设置存在偏差,例如GB标准流速为5ml/h,而ISO为7ml/h;微生物检测中,GB采用特定培养基而ISO允许替代品;理化分析时,GB滴定法试剂浓度较低导致灵敏度略降)

检测设备

1. 透皮扩散池系统: LOGAN 2100型(扩散面积1.77cm²,温度控制32±0.5°C)

2. 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1260型(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PERKINELMER LAMBDA 365型(波长范围190-900nm,分辨率0.1nm)

4. 质谱联用仪: THERMO Q EXAJianCeVE型(质量精度<3ppm,扫描速度12Hz)

5. 熔点测定仪: METTLER FP90型(温度范围0-400°C,精度±0.1°C)

6. 微生物培养箱: MEMERT IN260型(温度范围20-60°C,湿度控制±2%)

7. 皮肤模拟仪: SKINETHIC RHE模型(多层角质层模拟,厚度200μm)

8. 振动试验台: SHIMADZU EZ-SX型(频率范围5-2000Hz,振幅±5mm)

9. 恒温恒湿箱: ESPEC PL-3KPH型(温度-40°C至150°C,湿度10-98%)

10. 电子天平: SARTORIUS CPA225D型(量程0.01mg至220g,精度0.01mg)

11. 红外光谱仪: NEXUS 6700型(波数范围4000-400cm⁻¹,分辨率4cm⁻¹)

12. 粒度分析仪: MALVERN ZETASIZER NANO型(粒径范围0.3nm-10μm,精度±1%)

13. 毒性测试仪: TOXILAB VITROCELL型(细胞培养模块,温度37±0.5°C)

14. 包装测试仪: LABTHINK PARAM 330型(透湿率测试范围0.1-100g/m²/day)

15. 光照老化箱: ATLAS XENOTEST ALPHA型(辐照度0.35W/m²,波长300-400nm)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中药蜂蜡透皮吸收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材料检测服务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化工产品分析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环境检测服务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科研检测认证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