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奥氏体含量测定:采用体积分数(Vol.%)量化,测量范围0.1%-99.9%,精度±0.5%
2.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分析:通过马氏体转变温度(Md30)表征,温度范围-196℃~300℃
3. 相变温度测定:Ac1/Ac3临界点测量精度±2℃,Ms/Mf点测量误差≤±5℃
4. 晶粒度评级:按ASTM E112标准评定1-12级晶粒尺寸
5. 残余应力分布测试:表面应力测量范围±2000MPa,深度分辨率10μm
6. 元素偏析度分析:C、Mn、Ni等元素浓度梯度测量精度±0.02wt.%
1. 不锈钢焊接接头:包括304L/316L双相钢焊缝区及热影响区
2. 高碳轴承钢:GCr15/52100等材料的淬火-回火态组织
3. 低温压力容器用钢:09MnNiDR/07MnMoVR等-196℃服役材料
4. 汽车齿轮钢:20CrMnTi/8620H等渗碳处理部件
5. 增材制造合金:316L/SUS630等3D打印金属件
6. 核电用钢:SA508 Gr.3Cl.2反应堆压力容器钢
1. X射线衍射法(ASTM A1033/E975):采用Cu-Kα辐射(λ=0.15406nm),扫描角度20°-120°,步长0.02°
2. 磁性法(ISO 13520):使用Feritscope FMP30探头,频率60kHz,测量深度50μm
3. 金相定量法(GB/T 13305):苦味酸盐酸酒精溶液腐蚀,500×光学显微观测
4. 差示扫描量热法(GB/T 19466.3):升温速率10℃/min,氮气保护环境
5. 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ISO 24173):加速电压20kV,步长0.1μm
6. 中子衍射法(ASTM E2867):波长1.8Å,应变测量精度±50με
1. 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Discover型,配备LYNXEYE XE-T探测器,角度重现性±0.0001°
2. 场发射电镜:FEI Nova NanoSEM 450型,分辨率1nm@15kV,配备EDAX EBSD系统
3. 全自动金相显微镜:Olympus GX53型,最大放大倍数1500×,内置图像分析软件
4. 残余应力分析仪:Proto LXRD型,Cr-Kα辐射(λ=0.229nm),ψ角范围±45°
5. 差示扫描量热仪:NETZSCH DSC 214 Polyma型,温度范围-170℃~700℃,灵敏度0.4μW
6. 三维原子探针:CAMECA LEAP 5000 XR型,空间分辨率0.3nm,质量分辨率m/Δm≥300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不稳定奥氏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