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碳含量测定:检测范围0.01%~10%,精度±0.002%
有机碳(TOC)分析:检出限0.1mg/L~5000mg/L
无机碳(IC)分离:碳酸盐/碳酸氢盐定量分析
碳形态表征:石墨/金刚石/无定形碳比例测定
δ13C同位素比值:测量精度±0.3‰
金属材料:钢材/铝合金/钛合金表面渗碳层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制品中的填料炭黑
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剂/耐火材料含碳量
土壤及沉积物:有机质碳库定量分析
化工产品:催化剂载体活性炭含量测定
高温燃烧法:GB/T 20123-2006 / ASTM D5373-21
红外吸收法:ISO 10694:1995 / GB/T 19145-2003
热重分析法:ASTM E1131-20 / GB/T 4498-20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ISO 20903:2019表面碳分析
同位素质谱法:ASTM D6866-22 / GB/T 42490-2023
LECO CS844碳硫分析仪:高频感应炉+红外检测系统
Elementar vario EL cube:动态燃烧法TOC分析仪
PerkinElmer STA8000同步热分析仪:TGA-DSC联用系统
Thermo Scientific ESCALAB Xi+:XPS表面碳形态分析
Thermo Fisher Delta V Advantage:同位素比值质谱仪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附加碳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