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伸强度测试:测定屈服强度(Rp0.2)、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等参数,测试范围50-2000MPa
2. 硬度测试:包含维氏硬度(HV 0.1-50)、洛氏硬度(HRC 20-70)、布氏硬度(HBW 10/3000)三种标尺
3. 冲击韧性测试: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测量范围2-300J,试验温度-196℃至200℃
4. 金相分析:晶粒度评级(1-12级)、非金属夹杂物评级(A/B/C/D类,0.5-3级)
5. 化学成分分析:直读光谱仪检测元素范围C(0.001-4.5%)、Si(0.001-5%)、Mn(0.001-20%)等64种元素
6. 疲劳性能测试:轴向疲劳试验频率5-50Hz,循环次数10^4-10^7次
7. 高温蠕变试验:温度范围300-1200℃,应力水平50-800MPa
1. 金属材料:涵盖合金结构钢(42CrMo4、316L等)、铝合金(6061-T6、7075-T651)、钛合金(TC4、TA15)等
2. 高分子材料:包括工程塑料(PEEK、PTFE)、橡胶制品(EPDM、NBR)及复合材料基体
3. 陶瓷材料:氧化铝陶瓷(Al₂O₃≥95%)、氮化硅陶瓷(Si₃N₄)及功能陶瓷元件
4. 焊接接头:包含电弧焊(SMAW/GTAW)、激光焊及摩擦搅拌焊接头全截面分析
5. 铸造件:涉及球墨铸铁(QT400-18)、铸钢件(ZG230-450)及精密铸造成型件
1. 拉伸试验:ASTM E8/E8M-21与GB/T 228.1-2021标准方法
2. 冲击试验:ISO 148-1:2022与GB/T 229-2020夏比摆锤法
3. 显微硬度测试:ASTM E384-22与GB/T 4340.1-2009操作规程
4. 光谱分析:ISO 17025:2017体系下GB/T 4336-2016碳钢分析方法
5. 高温蠕变试验:ASTM E139-11(2018)与GB/T 2039-2012单轴拉伸法
6. 金相制样:依据ASTM E3-11(2017)与GB/T 13298-2015试样制备规范
1. Instron 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载荷600kN,配备高温炉(1200℃)和液氮低温装置
2. Zwick/Roell HCE 100摆锤冲击机:冲击能量范围0.5-750J,符合ISO 148标准要求
3. Olympus BX53M金相显微镜:配备DP27数码相机,最大放大倍数1500×
4. Qness Q60A+显微硬度计:自动加载系统(10gf-62.5kgf),符合ASTM E384标准
5. Spectro MAXx LMX06直读光谱仪:可检测Fe基、Al基、Cu基等15种基体材料
6. MTS Landmark370液压伺服疲劳机:100kN动态载荷能力,频率范围0.01-100Hz
7. Netzsch DIL402C热膨胀仪:温度范围-150℃至1600℃,膨胀测量分辨率0.125nm
8. Leica EM TXP精密制样系统:具备离子研磨功能,制备无变形层试样
9.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配备LYNXEYE XE探测器,角度重复性±0.0001°
10.CTA-C2800高温蠕变试验机:16通道独立控温系统,长期稳定性±1℃/24h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本体试样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