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成分分析:Y⁺含量(≥99.99%)、F⁻含量(理论值76.3%0.5%)、O⁻杂质(≤200ppm)
2.晶型结构表征:立方相/六方相比例(XRD半定量分析)、晶格常数(a=5.650.02)
3.粒径分布测试:D50粒径(1-5μm)、比表面积(2-5m/g)、团聚指数(≤1.3)
4.热稳定性评估:相变温度(≥800℃)、热膨胀系数(8.510⁻⁶/℃@RT-500℃)
5.光学性能检测:折射率(1.45@550nm)、透光波段(0.2-12μm)、激光损伤阈值(≥15J/cm@1064nm)
1.光学镀膜用高纯YF₃靶材(纯度≥4N)
2.氟化物玻璃预制体原料(粒径D90≤3μm)
3.核反应堆中子吸收材料(B⁴C/YF₃复合体)
4.稀土掺杂激光晶体前驱体(Er⁺:YF₃纳米粉体)
5.CVD沉积工艺用气态前驱物(YF₃nH₂O热分解产物)
1.ASTME1479-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元素》
2.ISO21587-3:2007《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氟含量》
3.GB/T24583.4-2019《钒氮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氧含量的测定》
4.ISO20203:2005《X射线衍射法测定结晶度》
5.GB/T13390-2008《金属粉末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6.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7.ISO17560:2002《二次离子质谱法测定表面氧含量》
1.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配备高温附件(RT-1600℃),实现原位晶相分析
2.Agilent7900ICP-MS:检出限达ppt级,完成59种元素同步分析
3.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TG-DSC联用测量相变温度与热稳定性
4.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干湿法双模式测量0.01-3500μm粒径分布
5.HoribaLabRAMHREvolution显微拉曼光谱仪:空间分辨率达0.5μm的晶体缺陷分析
6.ZEISSSigma500场发射电镜:配备牛津EDS系统实现纳米级元素面分布扫描
7.ShimadzuUV-3600iPlus分光光度计:支持真空紫外至近红外全波段透射率测试
8.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轻敲双模式表面粗糙度测量
9.PerkinElmerTMA4000热机械分析仪:测量0.1-1000μm/℃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
10.QuantachromeAutosorb-iQ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BET法测定0.0005m/g以上比表面积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氟化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