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大交变压力范围:0.1-100MPa(可定制)
2.频率范围:0.01-50Hz
3.循环次数:10^3-10^8次
4.温度环境:-70℃至+300℃(带温控系统)
5.应变测量精度:0.5%FS
6.裂纹扩展速率监测
7.残余应力分布测试
1.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试样
2.高分子材料:橡胶密封件/工程塑料部件
3.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体结构件
4.液压元件:油缸/阀门/管路连接件
5.汽车零部件:发动机支架/悬架系统/制动管路
6.航空部件:起落架作动筒/燃油系统组件
1.ASTME2368:标准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方法
2.ISO1143:金属材料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3.GB/T3075-2021: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4.GB/T2611-2007:液压软管脉冲试验规范
5.SAEJ2579:氢燃料系统压力循环测试标准
6.EN12645:轮胎气压循环耐久性测试规程
1.Instron8802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最大载荷250kN,频率0.001-100Hz
2.MTS810材料试验系统:配备FlexTest60数字控制器
3.ZwickRoellHB100高频疲劳试验机:最高频率300Hz
4.ShimadzuEHF-EV302k2电液伺服试验机:带非接触式引伸计
5.TiniusOlsenH50K-T高压疲劳测试仪:压力范围0-150MPa
6.GOTECHGT-7004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
7.AMETEKSTC4000温控箱(-70℃~+350℃)
8.DIC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应变场分析)
9.Kistler5074A动态压力传感器(0-200MPa)
10.NIPXIe-1071数据采集系统(24位分辨率)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交变压力疲劳试验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