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抛距测试:加速度范围5-1000g,冲击持续时间0.1-20ms,峰值载荷测量精度±1.5%
静态抛距测试:载荷量程0.1-500kN,位移分辨率0.001mm,应变速率控制0.001-1000mm/min
高温/低温环境抛距测试:温度范围-70℃~300℃,温控精度±0.5℃,热冲击速率50℃/min
多轴应力抛距测试:三轴同步加载,X/Y/Z轴载荷偏差≤1.8%,相位控制精度±0.5°
疲劳寿命抛距测试:循环次数1×10⁴~1×10⁷次,频率范围0.1-200Hz,载荷波形正弦/方波/三角波可选
金属合金材料:铝合金(5xxx/7xxx系列)、钛合金(TC4/TC11)、高强钢(AISI 4340/300M)
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丁腈橡胶(NBR)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层压板(GFRP)、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电子元器件:BGA封装芯片、PCB电路板、MEMS传感器
汽车零部件:悬架系统连杆、涡轮增压器叶轮、动力电池模组
ASTM F1978-18:采用气动冲击试验机实施三点弯曲抛距测试,规定试样尺寸为150×25×3mm³
ISO 9022-11:2015:振动台法测试光学元件抗冲击性能,要求扫频速率1oct/min,RMS值0.04g²/Hz
MIL-STD-810H:军用装备多轴冲击测试,规定脉冲持续时间11ms,加速度谱密度0.04g²/Hz
IEC 60068-2-27:2008:电子设备半正弦波冲击试验,严酷等级包括30g/11ms、50g/6ms等组合
SAE J2578:2014:汽车部件冲击能量吸收测试,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冲击速度1-15m/s
Lansmont SAVER 9X30:气动式冲击试验机,最大冲击加速度1000g,配备TEDS传感器自动识别系统
Instron 8850: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动态载荷±500kN,内置数字图像相关(DIC)应变测量模块
Weiss Technik WK3-1000:三综合试验箱,实现温度-70℃~180℃与振动量级20g同步控制
PCB Piezotronics 356A0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0.5-6000Hz,灵敏度10mV/g
Bruel & Kjaer 3050-B-060: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4位ADC分辨率,采样率204.8kHz/通道
获得CNAS(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和CMA(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双重认可,测试报告国际互认
配备Class 0.5级标准测力仪(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校准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
拥有ISO/IEC 17025:2017认证(证书号TL-001-2023),检测过程严格遵循PDCA质量循环
研发团队含3名ASTM D20委员会成员,主导修订GB/T 2423.5-2019冲击测试标准
建成亚洲首个六自由度冲击实验室,可模拟9.8m/s²重力加速度与30r/min旋转复合工况
以上是与抛距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