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凝点测定:测量材料从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起始温度,精度±0.1℃
终凝点测定:确定完全凝固温度点,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
凝固温度区间计算:依据ASTM E928标准计算初凝与终凝点差值
相变潜热分析:通过DSC测定固液相变焓值,量程0.1-500mW
冷却速率影响测试:设置5-50℃/min梯度冷却,分析晶粒结构变化
金属合金:铝合金(AA 6061)、钛合金(Ti-6Al-4V)等铸造材料
高分子材料: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等注塑原料
陶瓷材料:氧化铝(Al₂O₃)、碳化硅(SiC)等烧结体
食品加工材料:巧克力、油脂等热敏性物质的结晶特性
建筑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化凝固过程监测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依据ISO 11357-3:2018标准,控温范围-170℃~700℃
热机械分析法(TMA):按ASTM E831测定尺寸变化率,分辨率0.1μm
高温显微观测法:配备Olympus BX53M显微镜,实时记录凝固过程
同步热分析(STA):同时进行TG-DSC联用测试,符合GB/T 19466.3规范
X射线衍射辅助分析:Bruker D8 Advance设备检测凝固后晶体结构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14 Polyma:温度重复性±0.02℃,支持Purge Gas保护系统
高温热分析仪STA 449 F5 Jupiter:最大负载20g,升温速率0.01-50K/min
动态机械分析仪DMA 242E Artemis:频率范围0.01-1000Hz,应变分辨率1nm
高温金相显微镜Axio Imager M2m:最高观测温度1600℃,配备真空系统
全自动粘度计AMVn-300G:测量范围0.3-107mPa·s,符合ISO 1628-1标准
获得CNAS(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和CMA(2019123456Z)双重认证资质
配备Class 100洁净实验室,满足ISO/IEC 17025:2017管理体系要求
设备溯源至NIST标准物质,年校准周期≤12个月
博士领衔技术团队,累计发表SCI论文23篇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支持非标定制检测方案,数据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通过ILAC互认
以上是与凝固温度范围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