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分布均匀性检测:测量排汽缸在300-650℃工作温度区间内的轴向/径向温差,允许偏差≤15℃/m
最高耐受温度检测:阶梯升温至材料设计极限温度(通常800-950℃),持续72小时观察结构变形
热循环稳定性检测:模拟20-600℃快速温变循环(速率≥50℃/min),完成1000次循环后检测疲劳裂纹
蠕变速率测定:在0.8倍屈服强度载荷下,测量550℃环境中1000小时累计蠕变量(精度±0.01mm)
残余应力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焊接区域残余应力,控制值≤材料抗拉强度的30%
材料类别 | 典型牌号 | 适用工况 |
---|---|---|
耐热合金钢 | ASTM A387 Gr.11/22 | 450-620℃蒸汽环境 |
奥氏体不锈钢 | 316H/310S | 高温氧化性介质 |
镍基合金 | Inconel 625/718 | 超临界参数机组 |
铸造耐热钢 | ZG15Cr2Mo1 | 汽缸整体铸造件 |
复合涂层材料 | Al-Si渗层/陶瓷涂层 | 表面热防护系统 |
ASTM E21-20: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标准,用于测定0.2%屈服强度及断裂延伸率
ISO 9454-1:2019:蠕变试验规程,规定单轴拉伸试样的载荷保持精度±1%
EN 15305:2008:非破坏性残余应力测试方法,X射线衍射角测量精度达0.01°
ASME PTC 6-2004: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规范,包含温度场测量网格布点要求
GB/T 13303-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适用600℃以上氧化增重检测
Fluke TiX580红外热像仪
640×480分辨率,-40~2000℃量程,热灵敏度≤0.03℃,用于实时温度场测绘
Instron 8862电液伺服试验机
100kN载荷容量,配置3区控温炉(最高1200℃),实现蠕变-疲劳耦合试验
Bruker D8 ADVANCE XRD仪
配备HI-STAR二维探测器,残余应力测量精度±10MPa,满足曲面构件检测需求
Keysight 34972A数据采集系统
同步采集64通道热电偶信号,支持K/N/E型传感器,基本精度0.004%
Carbolite Gero 1800℃箱式炉
三温区独立控制,炉温均匀性±3℃,配备氧化铝纤维内衬
以上是与排汽缸温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