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测量:温度范围-50℃~600℃,精度±0.1 J/(g·K)
相变焓分析:熔化/结晶焓测定,分辨率0.1 mW
反应焓检测:氧化/分解焓值量化,升温速率0.1-100℃/min
玻璃化转变分析:Tg点检测灵敏度±0.3℃
热历史效应评估:二次加热曲线对比,消除预处理偏差
金属合金:铝合金相变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
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热熔胶、橡胶制品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体、相变储能材料
储能材料:熔融盐、石蜡类相变介质
生物材料:药物结晶形态、蛋白质热稳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依据ASTM E967动态温度程序,ISO 11357-3比热容测定法
调制DSC技术:ASTM E2716标准分离可逆/不可逆热流
热重-差热联用(TG-DTA):ISO 11358反应焓同步分析
绝热量热法:ASTM E537化学物质稳定性评估
加速速率量热(ARC):ISO 21843分解反应动力学建模
TA Instruments DSC 2500:-180℃~725℃全量程覆盖,Tzero专利传感器技术
Mettler Toledo TGA/DSC 3+:同步热重与热流检测,气体氛围精确控制
NETZSCH STA 449 F5 Jupiter:真空至20bar压力DSC,超快速冷却系统
Malvern Panalytical μRC:微量样品检测模块(样品量≥0.5mg)
THT公司μDAC 3+:加速量热仪,检测极限0.01℃/min温升
CNAS认可实验室(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通过ILAC-MRA国际互认
配备ASTM标准物质数据库,定期进行NIST SRM验证
检测设备年校准周期,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博士领衔技术团队,累计完成3000+热力学检测案例
符合ISO/IEC 17025:2017管理体系,数据不确定度<1.2%
以上是与热函增加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