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布:D10(≤200μm)、D50(300-800μm)、D90(≤1200μm)粒径区间占比
显微硬度:HRC 40-65(洛氏硬度)或HV 400-800(维氏硬度)
表观密度:2.5-7.8g/cm³(根据材料类型分级)
表面粗糙度:Ra 0.8-3.2μm(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元素成分分析:Fe≥98%(钢丸)、Al₂O₃≥95%(陶瓷丸)、C含量0.2-1.2%(铸铁丸)
不锈钢系:SUS304/SUS430不锈钢丸、马氏体强化钢丸
铝合金系:Al-Mg合金丸、阳极氧化铝丸
陶瓷系:氧化锆陶瓷丸、碳化硅复合陶瓷丸
高分子系:聚氨酯弹性丸、尼龙复合研磨丸
特种合金系:钴基合金丸、镍基高温合金丸
ASTM B214:金属粉末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ISO 6508:洛氏硬度测试(HRC标尺)
GB/T 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
ISO 4287:表面粗糙度轮廓法测量
GB/T 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ASTM E384:显微硬度压痕测试标准
马尔文 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
Qness Q10A:全自动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10-1000gf
Mitutoyo SJ-410:表面粗糙度轮廓仪,分辨率0.01μm
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气体置换法真密度分析仪
Thermo ARL 4460:直读光谱仪,可检测C、Si、Mn等15种元素
ZEISS Axio Imager.M2m:金相显微镜,配备EDS能谱分析模块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抛光用丸粒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