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系数(Seebeck系数):测量温度梯度下的电压差,范围±5 μV/℃至±300 μV/℃
电阻率:四探针法测试0.1 μΩ·m至1000 μΩ·m区间值
热导率:激光闪射法分析0.1 W/(m·K)至50 W/(m·K)
高温氧化稳定性:800℃~1500℃环境下持续暴露72小时的质量损失率
微观结构分析:SEM观测晶粒尺寸(0.1-50 μm)、孔隙率(≤3%)及界面结合状态
金属基热电偶材料:镍铬-镍硅(K型)、铂铑(S/R/B型)合金
半导体热电材料:碲化铋(Bi2Te3)、硅锗(SiGe)合金
核反应堆用电极材料:钨铼(W-Re)系、铱钍(Ir-Th)合金
高温涂层电极:氧化锆基热障涂层、MCrAlY合金涂层
柔性热电薄膜:聚酰亚胺基PEDOT:PSS复合薄膜
ASTM E230/E230M-23:标准化热电偶温度-电动势关系测定
ISO 1762:2021:静态比较法测量热电动势的基准方法
GB/T 16839.1-2022:热电偶分度表及允差要求
IEC 60584-3:2021:延长导线与补偿电缆的延伸精度测试
JIS C1606:2020:工业热电偶周期性校验规程
Agilent 34972A数据采集系统:支持0.1 μV分辨率的温差电势测量
Netzsch LFA 467 HyperFlash:激光闪射法热导率测试仪,温度范围-120℃至2000℃
FLUKE 724温度校准炉:提供±0.25℃精度的温场均匀性测试
Zeiss GeminiSEM 500场发射电镜:1 nm分辨率下的微观形貌表征
Linseis LSR-3热电参数测试系统:同步测量Seebeck系数与电阻率,测试速度提升40%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电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