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精度检测:测量模具型腔公差±0.005mm,平面度≤0.02mm/m,位置度误差≤0.01mm
表面硬度检测:采用HRC 58-62洛氏硬度标准,表层硬化深度≥0.8mm
热疲劳性能检测:500℃高温循环3000次后表面裂纹长度≤50μm
材料成分分析:检测H13钢中Cr(4.75-5.50%)、Mo(1.10-1.75%)等合金元素含量
密封性能检测:5MPa气压保压30分钟泄漏率≤0.05cc/min
金属合金模具:包括H13工具钢、Inconel 718高温合金等
复合材料模具: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成型模具
陶瓷材料模具: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烧结模具
高分子模具:PTFE耐腐蚀模具、PEEK高性能塑料模具
粉末冶金模具:硬质合金(WC-Co)精密压铸模具
ASTM E18-22: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测试方法
ISO 12106:201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热机械疲劳测试
ASTM E3-11:金相试样制备与显微组织分析方法
ISO 12107:2012: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ASTM E1417/E1417M-21:液体渗透检测标准实践规程
三坐标测量仪:Hexagon Global Classic 07.10.07,空间测量精度1.9μm+L/250
显微硬度计:Mitutoyo HM-200,载荷范围10gf-2kgf,自动压痕测量
热疲劳试验机:Shimadzu TMF-2110,最高温度1200℃,循环速率10Hz
直读光谱仪:Thermo Fisher ARL 3460,可检测58种元素,精度0.001%
气密性检测仪:ATS 1630,压力范围0-40MPa,分辨率0.001cc/min
持有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实验室认可证书及CMA 20230001资质认定
检测系统符合ISO/IEC 17025:2017标准要求
配备15年经验的技术团队,累计完成3000+热压模检测案例
设备溯源至NIST标准物质,温度控制精度达±0.5℃
自主研发热-力耦合仿真系统,可预测模具寿命误差≤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压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