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硬度检测:维氏硬度(HV)≥600,洛氏硬度(HRC)58-63
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检测范围0.2-3.0mm,误差±0.05mm
碳浓度梯度分析:表面碳含量0.7-1.2%C,梯度变化≤0.05%C/10μm
显微组织评级:按ASTM E112评定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比例(1-5级)
渗层均匀性检测:同批次样品厚度差≤0.15mm
齿轮类:汽车变速箱齿轮、工业减速机齿轮
轴承部件:滚子轴承、推力轴承套圈
模具钢:冷作模具H13、热作模具SKD61
汽车零部件:传动轴、差速器齿轮
工具钢:高速钢M2、合金工具钢S7
ASTM E3:金相试样制备规范
ISO 2639:硬化层深度测量方法
GB/T 9450: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测定
ASTM E384:显微硬度测试标准
GB/T 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ISO 4967:钢中碳化物含量测定
显微硬度计HVS-1000:载荷0.3-5kg,分辨率0.1μm
金相显微镜Axio Observer 7:5000倍放大,配备EBSD系统
光谱分析仪PMI-MASTER Pro:碳元素检测精度±0.02%
热处理层深测量仪CaseMaster:自动梯度分析,符合ISO 2639
真空镶嵌机SimpliMet 4000:样品制备压力0-400kN可调
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remier 9.3:自动计算渗层梯度曲线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气体渗碳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