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刺高度测量: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扫描仪测量0.05-0.3mm范围
2.边缘残留面积分析:通过显微成像计算0.01-0.5mm异常区域
3.根部厚度检测:使用千分尺测量0.1-1.2mm过渡区厚度
4.表面粗糙度评估:按Ra0.4-6.3μm等级进行划痕深度测定
5.微观形貌观测:500-2000倍电子显微镜分析毛刺断裂形态
1.金属冲压件:钢板/铝材冲切后的V型毛刺
2.注塑成型件:分型线溢料形成的线性凸起
3.精密机械零件:车削/铣削加工产生的螺旋状毛刺
4.电子元器件:SMT贴片引脚剪切残留物
5.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机加工边缘锐度
1.ASTME384-22显微压痕法测定金属毛刺硬度
2.ISO13715:2020工程图样毛边标注规范
3.GB/T3505-2021表面粗糙度术语与测量
4.GB/T11354-2017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
5.ISO21920-2:2021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定义
1.MitutoyoSurftestSJ-410:接触式粗糙度仪(Ra/Rz测量)
2.KeyenceVHX-7000:4K数码显微镜(三维形貌重建)
3.OlympusDSX1000:景深扩展光学系统(微米级缺陷观测)
4.ZeissO-Inspect322:多传感器测量机(CT扫描+激光复合)
5.BrukerContourGT-K1:白光干涉仪(纳米级表面分析)
6.HexagonAbsoluteArm7Axis:便携式激光扫描系统
7.NikonMM-400:测量投影仪(二维轮廓比对)
8.PanasonicHG-C1400:红外线轮廓传感器(在线实时监测)
9.OmronFH-SMD系列:高速视觉检测系统(每分钟300件)
10.InstronCEAST9340:落锤冲击试验机(毛刺抗冲击测试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去毛边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