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化效率测定:阈值电压≥3.5kV,雾化气体流速0.8-1.2L/min
喷雾稳定性评估:RSD≤2.5%(持续30min)
热传输效率测试:温度梯度误差±1.5℃(200-500℃区间)
基质干扰分析:信噪比提升系数≥5.0(10ppm基质浓度)
检测限验证:LOQ≤0.1ppb(典型有机污染物)
高分子聚合物:聚苯乙烯微球、聚氨酯预聚体
药物活性成分:小分子API、多肽类化合物
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全氟化合物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色素
金属纳米材料:金/银纳米颗粒悬浮液
ASTM E2941-14:热喷雾电离系统性能验证标准
ISO 22048:2020:质谱联用技术通则(含TSI模块)
GB/T 36241-2018:热喷雾离子源检测规范
ISO 21301:2017: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测定法
GB 31604.50-2021: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检测
Thermo Scientific TSQ 9000: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配备高温雾化室(最高600℃)
Agilent 6495B Q-TOF:高分辨质谱仪,支持正/负离子模式切换
Waters TQD Detector:专用电喷雾-热喷雾复合离子源
Shimadzu LCMS-8060:超高速液相色谱联用系统(流速0.001-2mL/min)
Bruker maXis II ETD: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质量精度<1ppm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喷雾电离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