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消白片检测概述:检测项目1.化学成分分析:Cu含量≥99.90%,杂质元素(Pb≤0.005%、Fe≤0.005%、O≤0.02%)2.厚度均匀性:公差0.02mm(厚度范围0.1-3.0mm)3.表面粗糙度:Ra≤0.8μm(接触式测量法)4.导电率测试:≥58MS/m(20℃恒温环境)5.维氏硬度:HV75-95(载荷1kgf)检测范围1.电子散热器用高导紫铜片2.电力连接件冲压成型基材3.真空镀膜工艺载板4.高频电路屏蔽罩组件5.精密仪器导热衬垫检测方法ASTME1473-16《铜合金化学分析标准指南》ISO65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化学成分分析:Cu含量≥99.90%,杂质元素(Pb≤0.005%、Fe≤0.005%、O≤0.02%)
2.厚度均匀性:公差0.02mm(厚度范围0.1-3.0mm)
3.表面粗糙度:Ra≤0.8μm(接触式测量法)
4.导电率测试:≥58MS/m(20℃恒温环境)
5.维氏硬度:HV75-95(载荷1kgf)
1.电子散热器用高导紫铜片
2.电力连接件冲压成型基材
3.真空镀膜工艺载板
4.高频电路屏蔽罩组件
5.精密仪器导热衬垫
ASTME1473-16《铜合金化学分析标准指南》
ISO6507-1:2018《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GB/T4340.1-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3048.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ISO4287:1997《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及定义》
1.奥林巴斯X射线荧光光谱仪(X-5000):元素成分快速定量分析
2.三丰测厚仪(MDH-25MJ):分辨率0.001mm的接触式厚度测量
3.泰勒霍普森表面粗糙度仪(SurtronicS-100):Ra/Rz参数自动采集
4.英斯特朗万能试验机(3369):拉伸强度与延伸率测试
5.岛津显微硬度计(HMV-G21ST):自动加载维氏硬度测量系统
6.安捷伦四探针电阻仪(34461A):导电率精确测定模块
7.蔡司金相显微镜(AxioImager.A2m):晶粒度与夹杂物观测平台
8.梅特勒电子天平(XS205DU):精度0.01mg的重量法密度测定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紫铜消白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