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路由追踪检测概述:检测项目1.组播转发延迟:测量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端到端时延(阈值≤50ms)2.组播丢包率:统计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包比例(标准要求≤0.1%)3.路径一致性验证:检查多路径环境下组播树构建的拓扑准确性(误差容限3跳)4.IGMP协议响应时间:测试组成员加入/离开延迟(标准值≤200ms)5.流量负载压力测试:验证设备在80%带宽占用下的转发性能(持续时长≥30min)检测范围1.核心层组播路由器(CiscoNexus9000系列/JuniperMX系列)2.支持PIM-SM/PIM-DM协议的交换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组播转发延迟:测量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端到端时延(阈值≤50ms)
2.组播丢包率:统计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包比例(标准要求≤0.1%)
3.路径一致性验证:检查多路径环境下组播树构建的拓扑准确性(误差容限3跳)
4.IGMP协议响应时间:测试组成员加入/离开延迟(标准值≤200ms)
5.流量负载压力测试:验证设备在80%带宽占用下的转发性能(持续时长≥30min)
1.核心层组播路由器(CiscoNexus9000系列/JuniperMX系列)
2.支持PIM-SM/PIM-DM协议的交换机组(HuaweiCE8800系列/H3CS7500E系列)
3.IGMPv2/v3协议兼容的接入层设备(ZTEZXR105900系列/RuijieRG-N18000-X)
4.工业级组播通信设备(MoxaEDS-4000系列/SiemensSCALANCEXB-200)
5.IPTV/视频会议系统专用组播网关(ARRISC4CMTS/EricssonEN8000)
1.RFC3916定义的组播基准测试方法(MulticastBenchmarkingMethodology)
2.GB/T28512-2012《IP组播协议测试方法》
3.YD/T1397-2005《路由器测试方法-组播协议》行业标准
4.ISO/IEC25437:2019《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的组播性能测量》
5.TIA-526-14-B《光网络设备组播特性测试规范》
1.SpirentTestCenterN4U:支持400G接口的组播流量生成与分析系统
2.IXIAXM2Chassis:提供IGMP/PIM协议仿真及路径追踪功能
3.ViaviT-BERD/MTS-5800:光网络组播时延与抖动测量仪(精度1μs)
4.KeysightN2XMultisync:支持大规模组播树拓扑模拟的测试平台
5.Wireshark4.0.8专业版:用于深度解析组播协议数据包的软件工具
6.SolarWindsNetworkPerformanceMonitor:实时监测组播路径稳定性的网管系统
7.CiscoPrimeInfrastructure3.10:专用组播路由可视化诊断平台
8.FlukeNetworksOptiViewXG:便携式硬件分析仪(支持IPv6组播诊断)
9.GLCommunicationsPacketScan™:高精度组播流量捕获与统计系统
10.NetScoutnGeniusONE4.5:支持SDN环境的智能组播监测解决方案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组播路由追踪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