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磨牙检测概述:检测项目1.牙釉质显微硬度:维氏硬度计测量(HV0.1-1000),加载力50g-500g2.咬合面磨损量:三维形貌扫描精度5μm,磨损深度分级(Ⅰ级≤0.3mm,Ⅱ级0.3-0.6mm,Ⅲ级≥0.6mm)3.邻接面间隙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辨率10μm,允许公差≤50μm4.牙髓活力测试:冷热刺激响应时间<3s,电活力阈值5-30μA5.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硅橡胶印模法测量间隙值<120μm检测范围1.复合树脂充填体:包括纳米填料型(粒径20-75nm)、混合型(填料占比60-80wt%)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牙釉质显微硬度:维氏硬度计测量(HV0.1-1000),加载力50g-500g
2.咬合面磨损量:三维形貌扫描精度5μm,磨损深度分级(Ⅰ级≤0.3mm,Ⅱ级0.3-0.6mm,Ⅲ级≥0.6mm)
3.邻接面间隙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辨率10μm,允许公差≤50μm
4.牙髓活力测试:冷热刺激响应时间<3s,电活力阈值5-30μA
5.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硅橡胶印模法测量间隙值<120μm
1.复合树脂充填体:包括纳米填料型(粒径20-75nm)、混合型(填料占比60-80wt%)
2.全瓷修复体:氧化锆陶瓷(抗弯强度≥900MPa)、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透明度35-55%)
3.金属嵌体/冠:钴铬合金(弹性模量220-240GPa)、金合金(维氏硬度120-150HV)
4.牙科粘接系统:自酸蚀粘接剂(pH值1.5-2.5)、全酸蚀粘接剂(37%磷酸处理)
5.临时修复材料:丙烯酸树脂(固化收缩率1-3%)、双组分聚醚材料(操作时间3-5min)
1.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压痕法测量流程
2.ISO12834:2020《牙科修复体磨损试验》模拟咬合循环≥120万次
3.GB/T16886.5-202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ISO6872:2021《牙科陶瓷材料》规定三点弯曲强度测试方法
5.GB/T9938-2023《牙科学基托聚合物》对尺寸稳定性要求≤0.5%体积变化
1.三维形貌扫描仪(BrukerContourGT-K1):白光干涉技术,垂直分辨率0.1nm
2.万能试验机(Instron5967):最大载荷30kN,位移精度0.5μm
3.显微硬度计(ShimadzuHMV-G21ST):最大放大倍数400,自动压痕测量
4.热循环试验箱(SDMechatronikTCS-1000):温度范围5-55℃,循环次数5000次
5.X射线衍射仪(RigakuSmartLab):CuKα辐射源,角度精度0.0001
6.口腔扫描仪(3ShapeTRIOS4):光学精度<10μm,扫描速度2000帧/秒
7.电化学工作站(GamryInterface1010E):阻抗测试频率范围10μHz-1MHz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LEXTOLS5000):405nm激光源,Z轴分辨率1nm
9.咬合力分析系统(T-ScanNovus):传感器分辨率100μm,采样率200Hz
1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ThermoNicoletiS50):光谱范围7800-350cm⁻,DTGS检测器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前磨牙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