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密度检测:检测范围1.5-20.0 g/cm³,精度±0.01 g/cm³
孔隙率测定:检测分辨率0.1%,测量范围0.01%-5%
抗拉强度测试:载荷范围0.5-200 kN,应变速率0.0001-0.1 s⁻¹
界面结合强度分析:剪切强度测量范围10-500 MPa
微观结构表征:晶粒尺寸检测精度±0.5 μm,孔隙分布分析至10 nm级
高温合金:镍基/钴基合金涡轮叶片、燃烧室部件
钛合金:航空航天紧固件、生物医疗植入体
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热防护系统
硬质合金:切削刀具、模具镶块
粉末冶金制品:齿轮、轴承、过滤元件
密度检测: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密度测定》
力学性能测试:ASTM E8/E8M-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孔隙分析:ISO 2738-1999可渗透烧结金属材料密度测定
微观结构检测: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界面结合强度:ASTM C633-2023涂层粘结强度测定标准
Quintus Technologies HIP系统:工作温度1450℃,压力200 MPa
Instron 6800系列万能试验机:最大载荷250 kN,扩展精度0.5级
Micromeritics AccuPyc II 1340气体比重计:分辨率0.03%
ZEISS Sigma 500场发射电镜:分辨率0.8 nm@15 kV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0.01-3500 μm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等静压力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