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分分析(Ni80Cr20±0.5%、Pt90Rh10±0.3%)
热电动势稳定性(1000℃×250h漂移≤±2℃)
绝缘电阻测试(500VDC时≥100MΩ/m)
高温氧化增重率(800℃×100h增重≤3mg/cm²)
晶粒度检测(ASTM E112标准8-10级)
热循环寿命(1200℃↔室温循环1000次后精度保持±1.5℃)
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补偿导线
S型(铂铑10-铂)贵金属热电偶丝
N型(镍铬硅-镍硅镁)高温热电偶丝
钨铼系列(WRe3-WRe25)超高温热电偶
矿物绝缘(MI)铠装热电偶丝材
ASTM E230/E230M-23:热电偶分度表与允差判定
ISO 60584-1:2023:热电偶分度表生成规范
GB/T 16839.1-2022:热电偶允差等级与校准方法
IEC 60584-2:2022:绝缘电阻测试规程
GB/T 18035-2017:贵金属热电偶丝技术要求
ASTM E207-21:热电动势测试标准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2000):材料成分快速分析
高温热电特性测试系统(HTTS-3000):-200~1800℃电动势测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4800):氧化层微观形貌观察
绝缘电阻测试仪(IR-1000H):5000V高压绝缘性能检测
热重分析仪(TGA-5500):高温氧化增重实时监测
金相图像分析系统(MIAS-3000):晶粒度自动评级
热循环试验机(TCT-2000H):自动温度冲击测试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电偶高温丝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