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酮含量测定:定量范围0.01%~10%,RSD≤2.0%
有关物质分析:检测限0.001%,分离度≥1.5
残留溶剂检测:甲醇≤3000ppm,乙醇≤5000ppm
重金属检测:铅≤5ppm,镉≤0.5ppm,砷≤3ppm
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10³ CFU/g,霉菌酵母菌≤10² CFU/g
中药材:温莪术、片姜黄等姜科植物原料
药品制剂:莪术油软胶囊、复方莪术油注射液
保健食品:含莪术提取物的胶囊、片剂
化妆品原料:莪术精油、护肤乳液基质
植物提取物:超临界CO₂萃取物、乙醇浸膏
HPLC法:ChP 2020通则0512,USP-NF <621>色谱法
GC-MS法:ISO 11024:1998精油分析,GB/T 11538-2006
ICP-MS法:GB 5009.268-2016重金属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ASTM E275-08,GB/T 6040-2019
微生物培养法:CP 2020通则1105,ISO 4833-1:2013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配备DAD检测器,色谱柱ZORBAX SB-C18(4.6×250mm,5μm)
Thermo Scientific ISQ 7000 GC-MS: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PerkinElmer NexION 350D ICP-MS:动态反应池技术,检出限0.1ppb
Shimadzu UV-2600i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带宽1nm
Sartorius微生物培养系统:集菌仪+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0.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莪术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