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概述: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系统性维管束病害,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专业检测需涵盖病原菌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分析及寄主抗性评估等核心环节。本文重点解析土壤/植株样本中病原菌浓度测定、毒素代谢物定量分析、寄主防御酶活性监测等关键技术指标,确保检测结果符合ISO 16140-3和GB/T 36837-2018等标准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PDA培养基(pH6.80.2),25℃暗培养7天观测微菌核密度(≥50个/视野)
2.PCR分子鉴定:使用特异性引物VdF(5'-CTACCTTGTTACGACTTTTAC-3')/VdR(5'-CCTCCGCTTATTGATATGCT-3')扩增ITS区域
3.实时荧光定量PCR:建立SYBRGreen体系检测病原菌DNA浓度(灵敏度0.1pg/μL)
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紫外分光法监测酶活变化(波长470nm)
5.丙二醛(MDA)含量分析: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脂质过氧化水平(标准曲线R≥0.995)
1.棉花植株维管束组织(茎基部横截面褐变样本)
2.茄科作物根系分泌物(包括茄子/番茄/辣椒根际土壤浸出液)
3.农田耕作层土壤(深度0-30cm样本需过2mm筛)
4.苗木嫁接接口部位(重点检测愈伤组织侵染情况)
5.向日葵/马铃薯块茎维管束环状褐变样本
1.ISO16140-3:2021《食品链微生物学-方法验证-第3部分》用于分子检测流程验证
2.GB/T36837-2018《棉花黄萎病检疫鉴定规程》规定显微形态学判定标准
3.ASTMD8083-16《土壤中病原真菌的实时PCR定量方法》规范土壤样本处理流程
4.NY/T3087-2017《蔬菜黄萎病菌检测技术规程》明确茄科作物取样部位
5.SN/T1809-2006《进出境植物种子真菌病害检疫操作规程》指导种子带菌率测定
1.Bio-RadT100ThermalCycler:执行常规PCR扩增程序(温度精度0.3℃)
2.ABI7500Real-TimePCRSystem:完成病原菌绝对定量分析(动态范围10^1-10^8拷贝)
3.OlympusBX53荧光显微镜:观察微菌核形态特征(1000油镜分辨率)
4.Eppendorf5424R高速离心机:处理植物组织匀浆液(最大转速15,000rpm)
5.ThermoMultiskanSkyHigh酶标仪:测定POD/MDA等生化指标(波长范围340-850nm)
6.BiologGENIII微生物鉴定系统:分析病原菌碳源代谢图谱(含71种底物)
7.HachDR6000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DNA纯度测定(A260/A280比值1.8-2.0)
8.ShimadzuUV-2600i分光光度计:扫描毒素特征吸收峰(扫描速度800nm/min)
9.MemmertIPP110培养箱:维持恒温恒湿培养环境(温度波动0.5℃)
10.SartoriusQuintix224-1CN分析天平:精确称量培养基组分(精度0.1mg)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黄萎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