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Logo

食品接触镀铬金属件铬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验

  • 原创官网
  • 2025-07-22 10:45:56
  • 关键字:北检研究院,食品接触镀铬金属件铬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验

相关:

概述:本文详细阐述食品接触镀铬金属件的铬含量检测技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进行定量分析。核心检测对象为镀铬餐具、厨具等金属制品,关键项目包括总铬含量、六价铬迁移量及重金属溶出限值。AAS方法基于铬原子对特定波长(357.9nm)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浓度,灵敏度达0.001mg/L,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评估材料在模拟食品环境中的安全性。

便捷导航: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因篇幅原因,CMA/CNAS证书以及未列出的项目/样品,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 询价

检测项目

金属成分分析:

  • 总铬含量:检测限≤0.1mg/kg(参照GB 9684-2016)
  • 六价铬含量:迁移量≤0.05mg/dm²(参照EN 15136:2006)
  • 杂质元素检测:铅含量≤0.01mg/kg、镉含量≤0.005mg/kg
迁移特性评估:
  • 酸性食品模拟迁移:4%乙酸溶液,70°C,2h,铬溶出量≤0.1mg/dm²
  • 酒精模拟迁移:10%乙醇溶液,40°C,24h,迁移限值≤0.05mg/dm²
  • 油脂模拟迁移:橄榄油介质,60°C,10d,总迁移量≤10mg/dm²
物理性能测试:
  • 表面涂层厚度:铬镀层≥1μm(参照ISO 2178)
  • 耐磨性:Taber磨耗试验,失重≤0.5mg/1000转
  • 附着力:划格法测试,等级≥4B(ASTM D3359)
耐腐蚀性检验:
  • 盐雾试验:中性盐雾48h,无红锈(参照GB/T 10125)
  • 点蚀电位:≥0.5V(SCE参比电极)
  • 缝隙腐蚀评估:氯化钠溶液浸泡,失重率≤0.1g/m²·h
表面完整性检测:
  • 孔隙率测试:铁氰化钾法,孔隙数≤5个/cm²
  • 表面粗糙度:Ra≤0.8μm(ISO 4287)
  • 光泽度:60°角测量,值≥80GU
热稳定性评估:
  • 热循环测试:-20°C至150°C,10循环,无开裂
  • 高温迁移:100°C水浴,4h,铬溶出量≤0.05mg/dm²
  • 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120°C
化学抗性测试:
  • 酸碱浸泡:pH2-12溶液,24h,失重率≤0.5%
  • 氧化剂抵抗:3%过氧化氢,1h,表面无变化
  • 清洁剂耐受:1%洗涤剂溶液,40°C,8h,光泽保持率≥90%
生物安全性验证:
  • 细胞毒性:MTT法,相对增殖率≥80%(参照ISO 10993-5)
  • 致敏性评估:LLNA试验,刺激指数≤3
  • 遗传毒性:Ames试验,阴性结果
机械强度检测:
  • 拉伸强度:屈服强度≥200MPa(GB/T 228.1)
  • 冲击韧性: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20J(ISO 148-1)
  • 硬度测试:维氏硬度HV≥300(载荷10kgf)
环境适应性:
  • UV老化:QUV加速老化500h,颜色变化ΔE≤2
  • 湿度循环:85%RH,40°C,7d,无腐蚀
  • 冷冻-解冻稳定性:-18°C至25°C,5循环,无变形

检测范围

1. 餐具类镀铬件: 包括刀叉、勺子等,重点检测六价铬迁移量及表面涂层完整性。

2. 厨具类镀铬件: 如锅具、烤架,侧重高温迁移测试及耐腐蚀性。

3. 罐头盖镀铬件: 密封部件,检测油脂模拟迁移及机械强度。

4. 食品加工设备配件: 搅拌器、切割刀片,重点评估耐磨性及化学抗性。

5. 饮料容器镀铬件: 瓶盖、拉环,检测酒精模拟迁移及热稳定性。

6. 烘焙器具镀铬件: 烤盘、模具,侧重高温下铬溶出量及表面粗糙度。

7. 冷冻食品包装金属件: 冷冻盒盖,检测低温适应性及生物安全性。

8. 调味品容器镀铬件: 盐罐、酱料瓶盖,重点评估酸性迁移及孔隙率。

9. 食品输送带金属件: 传送链条、导轨,检测耐磨性及环境适应性。

10. 食品包装机械部件: 封口机、灌装头,侧重物理性能及UV老化测试。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ISO 6486-1:2019 陶瓷玻璃制品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适用于迁移测试)
  • EN 15136:2006 食品接触材料铬迁移测定(专用于六价铬分析)
  • ASTM D4327-17 水溶性离子色谱法(作为AAS辅助验证)
国家标准:
  • GB 968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金属制品(规定总铬及迁移限值)
  • GB/T 5009.81-2016 食品接触材料铬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详细AAS操作步骤)
  • GB/T 23296.1-2009 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通则(涵盖各类迁移条件)
方法差异说明:国际标准如ISO 6486-1采用4%乙酸迁移,而GB 9684-2016扩展至多种模拟液;AAS在GB/T 5009.81中规定火焰法检测限0.01mg/L,而ISO方法常用石墨炉法达0.001mg/L;迁移时间国际标准多24h,国家标准依据产品类型调整至2-10h。

检测设备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AA-1000型(波长范围190-900nm,检测限0.001mg/L)

2. 微波消解仪: MD-200型(温度范围0-300°C,压力40bar)

3. 恒温迁移测试槽: HT-50型(控温精度±0.5°C,容量5L)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800型(分辨率0.1nm,用于六价铬比色法)

5. 盐雾试验箱: SST-300型(喷雾量1-2mL/80cm²·h,温度35°C)

6.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EUT-500型(载荷范围0.1-50kN,精度±0.5%)

7. 冲击试验机: IT-100型(摆锤能量300J,速度5m/s)

8. 表面粗糙度仪: SR-200型(测量范围Ra0.05-10μm)

9. 热循环试验箱: TC-150型(温度范围-40°C至200°C)

10. 恒温恒湿箱: HH-250型(湿度范围10-98%RH,温度-10°C至100°C)

11. 磨耗测试仪: TABER-515型(转速60rpm,载荷1kg)

12. 电化学工作站: ECW-600型(电位范围±10V,电流分辨率1nA)

13. 生物安全柜: BSC-100型(洁净度Class 100)

14. 离心机: CF-3000型(转速0-15000rpm)

15. pH计: PH-200型(精度±0.01pH)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食品接触镀铬金属件铬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验"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

    材料检测服务

    专业分析各类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

    化工产品分析

    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催化剂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

    环境检测服务

    提供土壤、水质、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共建绿色家园。包括VOCs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

    科研检测认证

    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致力于为企业研发、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