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温度控制:150-350℃(碳钢)/80-150℃(不锈钢)
预热时间间隔:≥30min(板厚≥25mm)
后热保持时间:2-4h(低合金钢消氢处理)
层间冷却速率:≤150℃/min(钛合金)
焊缝间隔时间:≥5min(多层焊道)
碳素结构钢(Q235、20#)
奥氏体不锈钢(304、316L)
铝合金(5083、6061)
钛合金(TA2、TC4)
镍基合金(Inconel 625)
ASTM A370:钢制品机械测试标准
ISO 15614-1: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
GB/T 19869.1:钢、镍及镍合金焊接工艺评定
AWS D1.1/D1.1M:钢结构焊接规范
EN 1011-2:焊接-金属材料推荐规范
FLIR T540红外测温仪:非接触式温度监测,精度±1℃
Omega HH802U热电偶测温仪:四通道数据记录,0.05%精度
Olympus 38DL Plus超声波测厚仪:0.1mm分辨率,高温探头
HIOKI LR8450数据记录仪:30通道同步采集,100ms采样间隔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300kN载荷,符合ISO 6892标准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焊接时间间隔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