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沟道宽度:测量范围50nm-500μm,分辨率±1nm
宽度均匀性偏差:全区域扫描检测CV值≤3%
深度-宽度比:测量精度±0.05(适用于高深宽比结构)
边缘粗糙度(LER):Ra值检测范围0.5-50nm
横向位置偏差:定位精度±0.1μm(基于基准标记)
半导体晶圆:硅基/化合物半导体刻蚀沟道
MEMS器件:加速度计/陀螺仪微结构通道
PCB电路板:高频信号传输线微带结构
光学薄膜:衍射光栅周期沟槽阵列
金属微结构:微流控芯片注塑模具型腔
ASTM F1248-16: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纳米尺度测量规范
ISO 14606:2015:表面轮廓法测量微结构尺寸标准流程
GB/T 18900-2021:半导体器件几何尺寸测试通用要求
GB 11297.3-2015:激光干涉法测量微细结构技术规范
ISO 25178-6:2010:非接触式光学三维表面测量方法
Bruker Dektak XT轮廓仪:垂直分辨率0.1nm,最大扫描长度200mm
Keyence VR-5000 3D扫描仪:白光干涉模式Z轴重复精度±3nm
Zeiss Sigma 500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GEMINI镜筒,分辨率0.6nm@15kV
Park NX20原子力显微镜:非接触模式XY分辨率0.2nm
Nikon MM-400测量显微镜:双远心光学系统,放大倍率50X-2000X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沟道宽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