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焦温度测定:记录材料开始形成固态残留物的临界温度(200-800℃)
2. 结焦时间测试:记录恒温条件下达到稳定结焦状态的时间(0.5-24h)
3. 残炭量分析:测定样品经高温裂解后的残留物质量百分比(0.01%-30%)
4. 挥发分释放速率:监测单位时间内挥发性物质的逸出量(0.1-50mL/min)
5. 微观形貌表征:通过SEM观察结焦产物的表面孔隙率(分辨率1nm-10μm)
1. 石油产品:原油、重质燃料油、润滑油基础油
2. 煤化工产品:煤焦油、煤沥青、延迟焦
3. 高分子材料:聚烯烃树脂、橡胶添加剂
4. 生物质燃料:生物柴油、木质素衍生油
5. 工业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裂化催化剂载体
1. ASTM D189-06(2018):康氏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2. ASTM D524-15:兰氏残炭测试标准
3. ISO 10370:2022:石油产品结焦倾向测定法
4. GB/T 268-2019:石油产品残炭测定(电炉法)
5. GB/T 387-2021: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与结焦特性关联分析法
1. 高温管式炉(GSL-1700X):最高工作温度1700℃,控温精度±1℃
2. 热重分析仪(TGA 5500):量程0.1μg-200mg,升温速率0.1-100℃/min
3. 康氏残炭测定仪(KZ-6A):符合ASTM D189标准配置
4. 扫描电镜(SEM SU5000):二次电子分辨率1.0nm@15kV
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8890/5977B):质量范围1.6-1050amu
6. 红外碳硫分析仪(CS844):碳测量范围0.0001%-6.000%
7. 高温粘度计(DV2T-HB):温度范围室温-400℃,剪切速率1-1000s⁻¹
8. 密闭式结焦反应釜(JJB-50):压力范围0-10MPa,容积50mL
9. X射线衍射仪(XRD SmartLab):角度范围3°-140°(2θ)
10. 激光导热仪(LFA467):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1-2000W/(m·K)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结焦性能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