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刻蚀速率:测量单位时间材料去除量(μm/min),精度±0.5nm/min
2. 选择比:计算目标材料与掩膜/底层材料的刻蚀速率比值(≥20:1)
3. 侧壁角度:通过SEM测量侧壁与基底夹角(88°-92°为典型控制范围)
4. 深度均匀性:全片厚度偏差≤±2%(300mm晶圆)
5. 表面粗糙度: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Ra值≤0.5nm
1. 单晶硅/多晶硅:用于MEMS器件及3D NAND结构
2. 二氧化硅/氮化硅:应用于浅沟槽隔离(STI)工艺
3.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GaAs/AlGaAs激光器刻蚀
4. 金属材料:Al/Cu互连线及TSV结构
5. 光刻胶/硬掩膜:DUV/EUV光刻图形转移验证
1. ASTM E986-04(2020):扫描电镜(SEM)侧壁形貌表征规范
2. ISO 14707:2015:辉光放电光谱法测定刻蚀深度
3. GB/T 32281-2015:半导体器件微结构尺寸测量方法
4. ASTM F1810-97(2021):原子力显微镜表面粗糙度测试规程
5. GB/T 35099-2018: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检测通则
1. 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1nm@15kV,配备EBSD晶体取向分析模块
2. KLA Tencor P-7台阶仪:垂直分辨率0.1Å,最大扫描长度200mm
3. Bruker Dimension Icon原子力显微镜:ScanAsyst模式自动表面形貌分析
4. Oxford Instruments PlasmaPro 100深硅刻蚀机:集成终点检测系统(EPD)
5. Thermo Scientific Nexsa XPS表面分析仪:空间分辨率7.5μm的化学态分析
6. Zygo NewView 9000白光干涉仪:垂直分辨率0.1nm的3D形貌重建
7. Veeco DektakXT轮廓仪:12mm量程下重复性±0.75nm
8. 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532nm激光波长下的应力分布测试
9. Leica DM8000M金相显微镜:5000:1动态对比度成像系统
10. Keysight 5500LS原子力显微镜:专利的PicoTREC热驰豫分析技术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各向异性刻蚀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