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组成分析:Si含量(30-70%)、Al含量(25-65%)、杂质元素(Fe≤0.5%、Ca≤0.3%)
2.膜层厚度测量:单层厚度(5-200μm)、总厚度误差(2.5μm)
3.表面粗糙度:Ra值(0.1-3.2μm)、Rz值(1.6-25μm)
4.界面结合强度:剪切强度(≥15MPa)、剥离强度(≥8N/mm)
5.热膨胀系数:20-300℃范围内CTE(4.5-7.210⁻⁶/℃)
1.半导体用硅铝复合薄膜(晶圆级封装材料)
2.航空航天涂层(涡轮叶片防护层)
3.电子元件键合层(IC封装引线框架)
4.光伏电池电极材料(背场铝硅合金层)
5.金属基复合材料(碳化硅增强铝基体)
ASTMB568-18采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镀层厚度
ISO14707:2015辉光放电光谱法进行元素深度剖析
GB/T17359-2023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规范
ASTME384-22显微硬度测试标准(载荷0.1-1kgf)
GB/T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ThermoFisherARLQUANT'XEDXRF:元素成分快速分析(检出限0.01%)
Hitachi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界面形貌观测(分辨率1nm)
BrukerD8ADVANCEXRD:晶体结构分析(2θ角5-90)
KeysightNanoIndenterG200:纳米压痕测试(载荷分辨率50nN)
MitutoyoSJ-410表面轮廓仪:三维粗糙度测量(纵向分辨率0.01μm)
Instron5967万能试验机:力学性能测试(最大载荷30kN)
PerkinElmerSTA8000同步热分析仪:热膨胀系数测定(升温速率0.1-50℃/min)
OxfordInstrumentsGDS850A辉光放电光谱仪:深度剖析(溅射速率0.1-10μm/min)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硅铝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