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束响应时间:测量阻断事件触发至信号输出的延迟时间(≤50ms)
2.轴向偏移量:验证光束中心点最大允许偏移距离(15mm/10m)
3.环境适应性:测试-40℃~+85℃温度循环下的工作稳定性
4.抗干扰能力:评估在50000lux强光干扰下的误报率(<0.01%)
5.光学参数:包括波长范围(850nm20nm)、发散角(≤3)、发射功率(1-5mW)
1.安防领域周界报警系统用红外对射栅栏
2.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物体存在性检测装置
3.智能家居自动门禁感应模块
4.轨道交通车辆限界监测设备
5.医疗设备无菌区域人员闯入报警系统
ASTME1862-2018:红外光电装置环境试验标准方法
ISO12345-2020:光电保护设备性能要求与测试规范
GB/T10408.1-2008: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测试规程
IEC61496-1:机械安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FlukeTiX580红外热像仪:用于温度分布与热稳定性分析
2.KeysightN7744A光功率计:测量发射端输出功率稳定性(精度0.02dB)
3.HIOKILR8450数据记录仪:记录多通道时序信号响应特性
4.ESPECPL-3KPH气候箱:提供-70℃~+180℃温湿度循环测试环境
5.OphirVega激光功率计:波长范围190-1100nm,功率测量精度3%
6.Agilent8703B光网络分析仪:测试光路衰减特性与反射损耗
7.Bruel&Kjaer4809振动台:模拟运输振动条件(频率5-2000Hz)
8.KonicaMinoltaLS-160照度计:测量环境光干扰强度(量程0.01-300,000lux)
9.TektronixMDO3104示波器:捕捉μs级脉冲信号波形变化
10.VIAVIMAP-200光束对准仪:实现亚毫米级光束定位校准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红外对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