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层厚测量:单点精度±0.5μm(测量范围1-500μm)
2. 结合强度测试:剪切强度≥20MPa(载荷分辨率0.1N)
3. 孔隙率分析:孔径分布0.1-50μm(三维重构精度98%)
4. 显微硬度测试:维氏硬度HV0.01-HV1(压痕间距≥3倍压痕直径)
5. 耐盐雾性能:中性盐雾试验(NSS)周期240-2000h(温度35±2℃)
6. 热震稳定性:-196℃至300℃循环测试(温变速率≥10℃/min)
1. 金属基复合材料:钛合金热障涂层、铝合金阳极氧化膜
2. 高分子涂层:环氧树脂防腐层、聚氨酯耐磨涂层
3. 陶瓷涂层:氧化锆热喷涂层、氮化硅等离子镀层
4. 真空镀膜材料:PVD硬质镀层、CVD金刚石薄膜
5. 电子元器件:PCB阻焊油墨层、芯片封装介电层
1. ASTM B499-14 磁感应法测非磁性基体金属镀层厚度
2. ISO 26443:2008 洛氏压痕法评估涂层结合强度
3. GB/T 1771-2007 色漆清漆中性盐雾试验方法
4. ASTM E384-22 材料显微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5. ISO 1463-2021 金相显微镜法测量金属氧化物层厚度
6. GB/T 13301-2019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评定硝酸蒸汽法
1. Fischer MP0R磁感应测厚仪(德国Fischer):非破坏性镀层厚度测量
2. ZEISS Axio Imager A2m金相显微镜(德国蔡司):5000倍涂层截面分析
3. Instron 6800系列万能试验机(美国英斯特朗):500kN涂层结合强度测试
4. Bruker ContourGT-X3光学轮廓仪(美国布鲁克):纳米级三维表面形貌重建
5. Q-Fog CCT1100盐雾试验箱(美国Q-Lab):循环腐蚀环境模拟系统
6. Netzsch DSC 214差示扫描量热仪(德国耐驰):涂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7. Shimadzu HMV-G21ST显微硬度计(日本岛津):1gf-2kgf多级载荷测试
8. Thermo Scientific K-Alpha XPS系统(美国赛默飞):表面元素化学态分析
9. Olympus IPLEX G Lite工业内窥镜(日本奥林巴斯):狭小空间涂层目视检查
10. Agilent 4300手持式FTIR(美国安捷伦):有机涂层成分快速鉴定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层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