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透射法检测概述:离子透射法是一种基于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透射离子能量损失及散射角度实现材料成分与结构表征。该方法适用于薄膜、涂层及纳米材料的元素分布、晶体缺陷及厚度分析,核心参数包括离子束能量(1-10MeV)、入射角度(0°-90°)及探测器分辨率(≤0.1%)。需严格遵循真空环境(≤10⁻⁶Pa)与样品制备规范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CMA/CNAS等证书详情,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1. 元素组成分析:测定材料中H-U元素的含量范围(检出限0.01-100 ppm),支持轻元素(H/He)定量分析。
2. 晶体结构表征:解析晶格常数(精度±0.001 Å)、晶面取向偏差(±0.05°)及多晶相比例。
3. 薄膜厚度测量:覆盖1 nm-10 μm范围(误差≤±2%),支持多层结构界面识别。
4. 缺陷密度评估:量化位错密度(10³-10¹⁰ cm⁻²)、空位团簇尺寸(0.5-50 nm)。
5. 成分深度分布:实现纵向分辨率≤3 nm的三维元素分布图谱。
1. 半导体材料:硅基器件、GaN/AlGaN异质结、二维材料(石墨烯/MoS₂)的界面掺杂分析。
2. 金属合金:铝合金氧化层、钛合金β相含量、高熵合金元素偏析研究。
3. 陶瓷材料:氧化锆相变层、氮化硅晶界成分、压电陶瓷畴结构表征。
4. 薄膜涂层:光伏用ITO导电膜、刀具TiN硬质涂层的光学与力学性能关联分析。
5. 生物材料:骨组织钙磷分布、药物载体纳米颗粒包覆层完整性检测。
ASTM E1508-20:规范离子束流稳定性(波动≤0.5%)及背散射谱数据处理流程。
ISO 15632:2021:定义能谱仪能量分辨率校准方法(Mn Kα峰FWHM≤130 eV)。
GB/T 17359-2023:规定微区成分分析的束斑尺寸控制要求(≤5 μm)。
ISO 14706:2014:针对表面污染物的氧/碳含量测试前处理标准。
GB/T 19502-2023:建立深度剖析中溅射速率标定程序(参考物质Ta₂O₅/SiO₂)。
1. 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MS:配备高分辨双聚焦系统(质量分辨率>10,000),用于痕量元素定量。
2. JEOL JEM-ARM300F球差校正电镜:实现0.08 nm空间分辨率的原子级成像与EDS联用。
3. Cameca IMS 7f-Auto SIMS:配备液态金属离子源(Ga+/Bi³+),支持3D成分重构。
4. Bruker D8 ADVANCE XRD:配置Göbel镜平行光路系统(角度重复性±0.0001°)。
5. Oxford Instruments AZtecSynergy:集成EBSD与EDS模块(采集速率>4000点/秒)。
6. Agilent 8900 Triple Quadrupole ICP-MS/MS:采用MS/MS模式消除质谱干扰(检出限<0.1 ppt)。
7. Hitachi HF5000 STEM:配备冷场发射枪(束流稳定性<0.2%/h),支持原位加热实验。
8. Zeiss Crossbeam 550 FIB-SEM:集成气体注入系统(刻蚀速率>1 μm³/s),用于三维断层扫描。
9. PerkinElmer NexION 5000 ICP-MS:四极杆质量过滤器(质量范围2-280 amu),支持单颗粒分析。
10. Shimadzu EPMA-8050G电子探针:波长色散谱仪(分光晶体LiF/TAP),元素分析精度±0.5 wt%。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离子透射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