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硬度测试:HV0.3 550-650(±15)范围验证,梯度分布分析
轮廓精度检测:升程曲线偏差≤0.02mm,相位角误差±0.5°
耐磨性评估:模拟工况载荷300N,循环次数≥5×10⁶次
金相组织分析:珠光体含量≥95%,碳化物尺寸≤5μm
动平衡测试:残余不平衡量≤0.8g·mm/kg
表面粗糙度检测:Ra 0.4-0.8μm,Rz 3.2-6.3μm
铸铁类凸轮:HT250/HT300基体材料
合金钢凸轮:20CrMnTi/42CrMo4热处理件
钛合金凸轮:TC4/TC6轻量化部件
粉末冶金凸轮:Fe-Cu-Mo-C系烧结件
复合材料凸轮:碳纤维增强金属基构件
ASTM E384-22:显微硬度梯度测试法
ISO 12181-2:2021:轮廓形状偏差评定规范
DIN 50324:1992: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规程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ISO 1940-1:2003:刚性转子平衡品质等级G6.3
显微硬度计(Wilson 402MVD):50gf-1kgf闭环加载系统,配备自动压痕测量模块
三坐标测量机(Zeiss Prismo 7):0.6+L/400μm精度,Vast XT gold扫描探头
摩擦磨损试验机(CSM Tribometer):最大载荷500N,温度可控范围RT-300℃
金相显微镜(Olympus GX53):5000:1动态聚焦系统,带EDX成分分析模块
动平衡机(Schneider CIMAT RT-850):最小检测量0.01g·mm,支持多平面校正
持有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实验室认可证书,符合ISO/IEC 17025:2017体系要求
检测设备定期溯源至NIM(国家计量院)基准,校准周期≤12个月
技术团队含3名ASNT III级人员,具备EN 4179航空标准检测资质
建立材料失效分析数据库,涵盖10万+组凸轮测试案例
参与制定GB/T 38182-2023《内燃机凸轮轴检测规范》行业标准
以上是与排气凸轮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