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辊缝间隙偏差:测量范围±0.05mm,分辨率0.001mm
2. 动态压力波动:量程0-50kN,采样频率≥5kHz
3. 轧辊平行度误差:轴向偏差≤0.02mm/m
4. 温度漂移特性:工作温度20-150℃,温控精度±1℃
5. 振动频谱分析:频率范围0-2000Hz,加速度峰值≤5m/s²
1. 冷轧钢板:厚度0.3-6.0mm碳素钢/不锈钢带材
2. 铝箔制品:厚度0.006-0.2mm退火态铝合金卷材
3. 铜合金板带:宽度≤2000mm的铜镍合金轧制件
4. 高分子薄膜:双向拉伸PP/PET膜材(厚度10-500μm)
5. 复合金属层压板:钛/钢/铝多层复合轧制产品
1. 辊缝间隙校准:ASTM E2309-2015非接触式激光测量规程
2. 压力分布测试:ISO 15358:2012多通道应变采集系统规范
3. 动态响应分析:GB/T 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4. 温度补偿验证: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
5. 振动模态识别:ISO 10846-1:2008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标准
1. Keyence LK-H050激光位移传感器(分辨率0.1μm)
2. HBM PW15A无线压力测量系统(16通道同步采集)
3. Zeiss ACCURA三坐标测量机(空间精度±1.5μm)
4. Bruel&Kjaer 3053-B-120振动分析仪(24位AD转换)
5. Fluke 1586A超精密测温仪(精度±0.01℃)
6. Olympus Omniscan MX2超声测厚仪(0.05-508mm量程)
7. Instron 68TM-10液压伺服试验机(±0.5%载荷精度)
8. Polytec PSV-500扫描式激光测振仪(50MHz采样率)
9. Mahr Millimar C1216电感测微仪(±0.25μm线性误差)
10. AMETEK JOFRA RTC-700B干式温度校准炉(稳定性±0.02℃)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恒辊缝法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