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前畸变测量:PV值≤λ/20,RMS≤λ/100(λ=632.8nm)
2. 相位均匀性分析:局部偏差≤0.05λ/cm²
3. 双折射效应检测:延迟量测量范围0-100nm
4. 表面形貌关联相位差:Z轴分辨率0.1nm
5. 动态相位稳定性:时间漂移量≤0.01λ/h
1. 光学镀膜元件:包括增透膜、高反膜等镀层相位特性
2. 激光谐振腔组件:Nd:YAG晶体、KTP倍频晶体等非线性光学材料
3. 光纤通信器件:保偏光纤、波分复用器相位一致性
4. 微纳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DOE)、超表面器件的亚波长相位调控
5. 空间光调制器:LCOS、DMD器件的像素级相位响应
1. ISO 14999-4:2018 光学元件相移干涉测量法
2. ASTM E2840-21 激光干涉法表面相位特性测试规程
3. GB/T 13752-2021 激光平面干涉仪检定规程
4. ISO 10110-5:2015 光学元件应力双折射测试标准
5. GB/T 26332.8-2022 光学薄膜相位移特性测量方法
1. Zygo Verifire MST+:4D动态相移干涉仪,重复精度0.1nm
2. Keysight 5530 Dynamic Calibrator:激光多普勒振动相位分析系统
3. Bruker ContourGT-X3:白光干涉三维形貌相位联测系统
4. Thorlabs WFS-300C: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采样率500Hz
5. Olympus LEXT 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相位测量模块
6. Renishaw XL-80激光干涉系统:线性位移相位误差补偿测量
7. Hamamatsu C13340-20CU:高速CCD相敏探测器阵列
8. Agilent 8714ET:矢量网络分析仪微波相位测量单元
9. Nikon NEXIV VM-320S:视频测量系统亚像素相位解析模块
10. Mitutoyo MF-U1000H:超精密轮廓仪相位梯度分析功能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空间相位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