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分含量:执行GB 5009.3标准,控制范围≤7.0%
2. 总灰分:按GB 8306测定,限值≤6.5%
3. 水浸出物:依据GB/T 8305检测,要求≥32%
4. 茶多酚总量:采用GB/T 8313方法,标准值≥12%
5. 咖啡因含量:参照GB/T 8312规范,范围1.5-4.0%
6. 重金属残留:铅(≤5mg/kg)、砷(≤2mg/kg)、镉(≤1mg/kg)
7.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CFU/g,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1. BOP(Broken Orange Pekoe)等级红碎茶
2. BP(Broken Pekoe)等级红碎茶
3. BPS(Broken Pekoe Souchong)等级红碎茶
4. CTC(Crush Tear Curl)工艺红碎茶
5. 传统转子机工艺红碎茶
6. 不同产地原料拼配红碎茶
7. 精制分级后各筛号茶
1. ISO 1572:2020《茶叶总灰分测定》
2. ISO 3103:2019《茶叶感官审评冲泡方法》
3. GB/T 8304-2013《茶水分测定》
4. GB/T 8310-2013《茶总灰分测定》
5. GB/T 23193-2017《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6. 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
7. GB 4789.15-2016《霉菌和酵母计数》
8. ASTM D2798-09《茶叶颗粒度分级标准》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传统红碎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