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光谱法测定C(0.03-0.08%)、Cr(16-18%)、Ni(10-14%)等合金元素含量,控制材料耐蚀性基准
厚度测量:基材层厚(2-8mm±0.1mm)、覆层厚度(0.5-1.5mm±5%)及总厚度偏差控制
结合强度测试:界面剪切强度≥210MPa,剥离强度≥15N/mm²(ASTM D3164标准)
硬度梯度检测:基材层HV 180-220,过渡区HV 240-260,覆层HV 280-320
耐腐蚀性试验:中性盐雾试验≥1000h(ISO 9227),晶间腐蚀速率≤0.5mm/a(ASTM A262)
不锈钢-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材(SUS304/Q235/SUS316L)
钛合金-铝-钢过渡接头(TA2/6061/20#)
镍基合金复合压力容器(Inconel625/SA516Gr70)
双相不锈钢换热管(2205/304/2205)
铜-钢-铝导电复合结构(T2/45#/6063)
超声波检测:ASTM A578标准,采用脉冲反射法检测层间结合缺陷(≥Φ0.8mm)
金相分析:ISO 17639规定,500倍显微镜观测扩散层厚度(≤50μm)
拉伸试验:ASTM E8/E8M方法,测定复合板横向延伸率(≥25%)
腐蚀电位测试:ASTM G5标准,三电极体系测量点蚀电位(≥1.0V vs SCE)
热震试验:ISO 2743程序,-196℃~300℃循环20次无分层
奥林巴斯EPOCH 650超声测厚仪:0.1mm分辨率,支持多层结构成像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300kN载荷,配备高温夹具(最高1200℃)
Zeiss Axio Imager M2m金相显微镜:5000万像素,具备EDS能谱联用功能
Q-FOG CCT1100盐雾箱:符合ISO 9227循环腐蚀试验标准
Thermo ARL 4460金属分析仪:0.001%检测限,支持23种元素同步分析
CNAS(CNAS L6789)和CMA(2019123456)双认证实验室体系
配备10年以上经验的金相分析师团队(持ASNT III级证书)
设备校准溯源至NIST标准,测量不确定度≤0.5%
自主开发三层钢缺陷数据库(含5000+组失效案例)
参与制定GB/T 8165-202X《金属复合板检测规范》行业标准
以上是与三层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