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点延迟时间:测量载荷施加至材料发生0.2%残余应变的时间间隔,测试范围10-3~104秒
临界应力阈值:确定材料不发生时滞屈服的极限应力值,精度±0.5MPa
蠕变速率-应力关系:建立不同应力水平(50~95%σy)下的应变速率曲线
温度敏感性系数:测试-50℃~300℃温域内的屈服点位移量
微观结构关联分析:通过EBSD检测晶粒取向差≥15°的位错密度变化
材料类别 | 典型试样 | 检测重点 |
---|---|---|
金属合金 | TC4钛合金/7075铝合金 | 时效硬化效应 |
高分子材料 | UHMWPE/PC板材 | 粘弹性行为 |
复合材料 |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 | 界面滑移特性 |
建筑材料 | C50混凝土结构件 | 徐变效应 |
特种钢材 | S32205双相不锈钢 | 相变诱发迟滞 |
ASTM E209-22
ISO 204:2018
高温蠕变试验:依据
JIS Z 2271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按
GB/T 38810-2020
声发射监测:基于
ASTM E1106-12
Instron 8862万能试验机
配置100kN载荷框架,内置Bluehill Ultra软件支持ISO/IEC 17025标准测试流程
TA 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实现-150~600℃温控拉伸,应变分辨率0.1μm
ZEISS Sigma 500场发射电镜
配备Oxford Symmetry EBSD系统,晶界取向分析精度0.1°
MTS 810液压伺服系统
带温控箱的闭环控制试验机,频率响应100Hz
Correlated Solutions VIC-3D
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采样速率5000fps
以上是与屈服点时滞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