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格畸变率测量:XRD衍射峰半高宽(FWHM)≤0.02,晶格常数偏差0.0005nm
2.相变温度点测定:DSC热分析精度0.1℃,相变焓值误差≤1.5%
3.位错密度计算:TEM图像分析分辨率0.2nm,统计区域≥5μm
4.残余应力分布:X射线应力仪测量深度0.1-50μm,应力分辨率10MPa
5.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纳米压痕法载荷范围0.1-500mN,位移精度0.1nm
1.金属基复合材料:钛铝基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镁锂超轻合金
2.高分子共混材料:聚醚醚酮/碳纤维体系、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3.陶瓷基功能材料:氧化锆增韧陶瓷、碳化硅纤维增强氮化硅基体
4.半导体异质结构:GaN/Al₂O₃外延层、硅基锗量子点阵列
5.生物医用植入体: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可降解镁合金支架
1.ASTME112-13晶粒度测定电子背散射衍射法
2.ISO643:2019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光学显微测定法
3.GB/T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4.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
5.ISO14577-1:2015仪器化压痕试验方法
1.ZEISS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BSD探测器,空间分辨率1nm
2.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源(λ=0.15406nm)
3.ShimadzuHMV-G21显微硬度计:最大载荷2kgf,光学放大倍数400
4.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温度范围-150℃~1600℃,TG分辨率0.1μg
5.KeysightG200纳米压痕仪:最大位移20μm,动态接触刚度测量技术
6.FEITalosF200X透射电镜:STEM模式分辨率0.16nm,EDS能谱系统
7.MalvernPanalyticalEmpyreanX射线应力分析仪:Ψ角扫描范围45
8.HitachiHF5000冷场发射透射电镜:点分辨率0.19nm,配备四探头EDS
9.MTSNanoindenterG200:连续刚度测量模式(CSM),频率45Hz
10.OlympusLEXT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Z轴分辨率10nm,3D表面重构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结构复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