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影覆盖率:测量阴影区域占样本总面积的百分比(范围0-100%,精度0.5%)
2.对比度阈值:量化阴影与背景的最小可识别亮度差(测量范围0-255灰度级)
3.边缘锐度:计算阴影边界过渡区域的梯度变化率(单位:像素/灰度级)
4.纹理均匀性:分析阴影区域内灰度分布的标准差(分辨率0.1μm)
5.动态响应:测试不同入射角(15-85)下的阴影形态变化率
1.光学薄膜:包括AR/AG防眩膜、量子点扩散膜等
2.汽车涂层:金属漆面、珠光漆面及清漆层
3.电子显示组件:OLED面板偏光膜、触控传感器ITO层
4.精密模具:注塑模具表面蚀刻纹路
5.防伪标识:激光全息防伪膜、微纳结构光学器件
ASTME430-19《表面光泽度标准测试方法》中第7章阴影分析条款
ISO13655:2017《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与色度计算》
GB/T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ISO25178-604:201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区域法-第604部分:标称特性》
GB/T30698-2014《光学功能薄膜液晶显示用背光模组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1.X-RiteCi64成像色度仪:配备15~110多角度观测系统
2.BYK-maci多角度分光光度计:支持ASTME2194标准测量模式
3.KeyenceVHX-7000数字显微镜:5000万像素CMOS+20倍电动变焦镜头
4.OceanInsightHDX-VIS-NIR光谱成像系统:400-1000nm波长范围
5.ZeissAxioImagerM2m金相显微镜:配置8位灰度CCD及ZEN核心软件
6.MalvernPanalyticalMorphologi4自动颗粒分析仪:3D形貌重建功能
7.KonicaMinoltaCM-26dG分光测色计:双40环形照明系统
8.BrukerContourGT-X3白光干涉仪:垂直分辨率0.1nm
9.OlympusLEXT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05nm激光+1200万像素探测器
10.ThermoScientificPrismaESEM扫描电镜:配备ETD二次电子探测器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阴影自动识别技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