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形系数:测量20-1200℃温度区间内线膨胀系数(α=1×10-6/℃ - 25×10-6/℃)
相变临界点:检测Ac1/Ac3相变温度(检测精度±3℃)
晶粒度评级:依据ASTM E112标准进行1-12级定量分析
氧化增重率:1000℃恒温氧化试验(增重率≤2mg/cm2/h)
热导率变化:激光闪射法测试20-800℃热扩散系数(0.1-400W/m·K)
高温合金材料:镍基合金(Inconel 718)、钛合金(Ti-6Al-4V)
耐火材料:氧化铝陶瓷、碳化硅复合材料
金属铸件:发动机缸体、涡轮叶片等精密铸造件
高分子复合材料:聚酰亚胺基耐高温复合材料
涂层材料:热障涂层(TBCs)、抗氧化涂层
热重分析(TGA):ISO 11358标准,升温速率0.1-100℃/min
差示扫描量热(DSC):ASTM E967,温度范围-170~700℃
高温拉伸试验:ISO 6892-2,最高试验温度1200℃
扫描电镜分析(SEM):ASTM E1508,分辨率达1nm
X射线衍射(XRD):ISO 17470,角度精度±0.01°
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 STA 449 F5 Jupiter®,同步测量TG-DSC信号
高温力学试验系统:INSTRON 8862,配备三区控温炉(1200℃)
场发射电镜:FEI Nova NanoSEM 450,具备EBSD晶体取向分析功能
激光导热仪:LINSEIS LFA 1600,温度范围-125~2000℃
高温XRD系统:Bruker D8 ADVANCE,配备安东帕高温腔室(1600℃)
获得CNAS(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和CMA(编号2023XYZ)双重认证
15台设备通过NIST标准物质溯源性验证
8人技术团队持有ISO/IEC 17025内审员资质
参与制定GB/T 13303-2023《钢的抗氧化性能试验方法》
配备Class 100洁净实验室环境,温度波动±0.5℃
以上是与热素炼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