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高温性能:测试材料在800-1500℃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保持时间≥30min)
2.隔热效率:测量热流密度≤10kW/m时的温升速率(ΔT≤50℃/min)
3.抗热震性:模拟20-800℃循环冲击(≥100次)后的裂纹扩展率
4.阻燃等级:依据UL94标准评定V-0至V-2级燃烧性能
5.热传导系数:测定稳态条件下λ值(0.05-0.5W/mK)
1.防火服多层复合织物(芳纶/碳纤维基材)
2.航天器再入舱隔热瓦(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
3.工业窑炉耐火衬层(氧化铝-莫来石质浇注料)
4.汽车三元催化器隔热罩(不锈钢微孔板结构)
5.建筑防火隔离板(膨胀石墨/蛭石复合板材)
1.ASTME2856高温辐射热通量测试法(25-100kW/m梯度控制)
2.ISO17492锥形量热仪法测定总热释放量(THR≤8MJ/m)
3.GB/T5454垂直燃烧试验(续燃时间≤2s)
4.GB/T10297热线法导热系数测定(精度3%)
5.ISO834-1标准升温曲线耐火试验(1-4小时持续监测)
1.NetzschHFM446Lambda热流法导热仪(量程0.001-0.5W/mK)
2.TAInstrumentsTGA5500热重分析仪(最高1600℃,分辨率0.1μg)
3.FireTestingTechnology锥形量热仪(热释放速率精度5%)
4.Instron6800系列万能试验机(高温夹具可达1200℃)
5.ThermoScientificARLiSpark光学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精度ppm级)
6.ESPECPCT-304热震试验箱(温变速率50℃/min)
7-8.FLIRA655sc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40-2000℃)
9.MTSCriterion力学测试系统(高温环境舱集成模块)
10.ZwickRoellHIT230氧指数测定仪(O₂浓度控制精度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以上是与热防护装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具体试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